孫隆基先生在本書中用自己獨特方式對中國近代政治史和思想史上核心的辛亥革命、五四運動、魯迅問題、民族主義等話題進行了重新闡述,對歷史學家們近代史書寫的“文絡”進行了梳理和批評,并創(chuàng)建性地提出“世紀末思潮”這一分析路徑,拓展了整個近代史研究的視野。《歷史學家的經線》中的文章集中體現(xiàn)了孫隆基先生治學寫作的兩大特點:一是擅于將世界其他地區(qū)的歷史和思潮作為討論中國歷史背景和參照,在比對中凸顯歷史事件和人物的實質和特性。在討論辛亥革命時,作者以法國大革命作為前例,追尋辛亥革命的思想和模式源流;在討論五四運動的時候,又以西方的啟蒙運動和同時代的民族復興運動來做參照;在他對魯迅的全新解讀中,更是將魯迅納入西方所謂 “世紀末”潮流的影響之中,開辟了魯迅研究的新思路。二是能夠綜合運用心理學等社會科學方法來進行歷史敘述和解讀。書中有關魯迅的兩篇文章都涉及心理學和心理學史,而談及法國大革命的文章介紹了社會心理學在中國的流傳;討論中國南方與北方關系時更是綜合運用了優(yōu)生學、人物地理學和區(qū)域類型學的研究成果?;谶@樣的治史思路,孫隆基先生為我們呈現(xiàn)了解讀中國近代史的另一種可能,用他自己的話說,這些文章“將從清末之民國前期的思想史整個翻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