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1942年4月17日至19日,中國遠征軍第1路第66軍新編第38師第113團在緬甸仁安羌北側及拼墻河渡口兩岸進攻日軍、救援英軍的那場戰(zhàn)斗(本書稱其為“仁安羌解圍戰(zhàn)”)的感受和評價,歷來各不相同——中、日、英三方從一開始就各說各話,“各自表達”。中方稱此役“我軍竟以不滿一千的兵力,擊敗十倍于我的敵人,救出十倍于我的友軍”,是為“仁安羌大捷”;日方稱在仁安羌與中、英盟軍的對壘廝殺為“仁安羌殲滅戰(zhàn)”;英軍則堅稱是他們自己戰(zhàn)出日軍包圍圈的……《仁安羌解圍戰(zhàn)考:顛覆“仁安羌大捷”神話》作者在遍閱中、英、美、日已出版的各種書籍(英、日文親自翻譯)、論文、采訪報道等的基礎上,又到檔案館查閱原始戰(zhàn)斗詳報、戰(zhàn)時各方往來電報,采訪親歷者,條分縷析地爬梳出各方往述舊說中各種錯謬錯在何處、是如何產生的,最后客觀地、一小時一小時地還原了此戰(zhàn)的真實經過,顛覆了“仁安羌大捷”的神話,并公允地給出了自己對此戰(zhàn)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