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實踐和探索》共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是未成年人檢察制度的實踐和探索,主要分為八個專題,分別詮釋了未成年人檢察制度,即未成年人案件懲防教一體化工作模式、捕訴一體化工作模式、附條件不起訴司法實務研究、刑事和解機制、社會幫教制度研究等內容,尤其是關于附條件不起訴制度的研究,關乎檢察機關的自由裁量權問題,其適用條件、社會幫教的考察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需要予以完善。中篇是關于未成年人審判制度的實踐和探索。其中,非本地戶籍未成年被告人非監(jiān)禁刑適用研究涉及司法平等問題。調查研究和審判實踐表明,在未成年人犯罪中,非本地戶籍的未成年被告人占較大比例,但是由于幫教條件不足,對犯罪情節(jié)較輕的,由于社會幫教條件不具備,也不能適用緩刑。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的課題組成員在實證調查的基礎上,對非本地戶籍未成年被告人的非監(jiān)禁刑適用問題進行研究,提出了有創(chuàng)造性、可操作性的對策建議,對于完善立法和此項制度的適用具有重要意義。關于未成年人刑事審判中應用心理測評問題,是少年司法制度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少年審判庭在全國率先探索開展此項工作。通過理論和實證調查研究,從多學科、多視角闡釋了心理測評適用的理論基礎;通過實證數(shù)據(jù)和個案分析,論證了心理測評適用的效果,其成果可操作性強,具有較好的推廣價值,并能為完善立法提供一定的參考。下篇是關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實證研究和少年司法制度的域外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