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文篇
兩位杰出的美國黑人學者的中國之行
秋天,想起了王佐良
中國茶館,英國酒館
從兩座戲樓說起
神話與儀式
梵蒂岡的“拉奧孔”,萊辛的《拉奧孔》
詮釋中的《圣經》
邁克爾·杰克遜與流行文化
也說批評
說說《泰坦尼克號》
這“說法”怎么個說法
——看《秋菊打官司》
從福爾摩斯到007(邦德)
——看英國偵探、間諜小說
莊周夢蝴蝶與格里戈爾變甲蟲
在波恩,想起尼采
培根,其人其文
海德公園“演講角”
古希臘教育
關于“柏拉圖式的愛情”
中西文化中的裸體觀
笑文化的顛覆性和英國社會轉型期的笑文化
《灰姑娘》,拿女人的腳和鞋做文章
經典的重述
民族的,時代的,才是世界的
——關于民族文化的思考
Intemational Standards of Human Rights and National Sovereignty
被誤讀的苔絲
外語教育中的功用主義和人文主義
文學評論篇
小說的空間美
——“看”《到燈塔去》
納丁·戈迪默與《自然變異》
——虛構與非虛構,界限何在?
狼·童話·男人和女人
——評安杰拉·卡特的《與狼作伴》
《印度之行》的另一種讀法
塔特·休斯
——英國桂冠詩人
哈代筆下的景色和人物
多麗絲·萊辛的《第五個孩子》
評品特的影視劇本
——以《法國中尉的女人》為例
20世紀70、80年代英、愛詩壇青年人
托馬斯·哈代的詩
評哈代的史詩劇《群王》
沿著追求真善美的軌跡
——讀V.S.奈保爾的《比斯瓦斯先生的屋子》
格林的人性觀
——讀《日內瓦的費舍爾博士或炸彈宴會》
為死者、生者、未出世者
——評《辛德勒庇護所》
“福利國家”時期的文學
30年后的回顧
——評“憤怒的青年”
跨入80年代的英國文學
傳統(tǒng)與反傳統(tǒng)
新中國60年哈代小說研究之考察與分析
A Review of That Uncertain Feeling
文論隨筆篇
郎吉努斯《論崇高》
賀拉斯論《詩藝》
錫德尼為詩辯護寫《詩辯》
柏羅丁《論智能美》
伯克談品味
休謨《論品味的標準》
席勒談審美
約翰遜評莎士比亞
馬修·阿諾德論“批評”
歌德《歌德談話錄》
原型批評
誤讀
當代西方文論的是是非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