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78.00
作 者: | 梅光羲 著 |
出版社: | 東方出版社 |
叢編項: | 天柱文化叢書 |
標 簽: | 藏傳佛教 哲學/宗教 |
ISBN: | 9787506071802 | 出版時間: | 2014-02-01 | 包裝: | 平裝 |
開本: | 16開 | 頁數(shù): | 756 | 字數(shù): |
作者梅光羲曾任民國期間的北京民國大學哲學系教授,并在南京與楊仁山、歐陽漸等人開辦祗園精舍,一生主要講授唯識法相學說。著述有《相宗綱要》、《相宗綱要續(xù)篇》,把法相唯識宗最繁瑣的名相,諸如“三時教相”、“五位百法”等列為一百五十二條詳加解釋。此書一出,學界為之震動,成為后世研究法相唯識學最好的學習資料。另他撰寫了《相宗新舊兩譯不同記》,探討了古代的菩提流支、真諦的舊譯與玄奘的新譯的八種不同之處,對法相唯識宗在中國的傳播歷史做了深入的考證,提出了獨特的見解。
其著述還包括《相宗史傳略錄》、《大乘相宗十勝論》、《相宗無為法集解》、《宗鏡錄法相義節(jié)要》、《高僧傳節(jié)要》、《禪宗法要》等,主要是唯識法相方面著述,這些文獻大多珍藏在后代子女中,多是首次收集整理出來,對學術(shù)研究有非常珍貴的價值。
梅光羲(1878-1947),字擷蕓,江西南昌人。自幼繼承家學,二十歲赴京,受康有為的影響,喜閱新科學書報。光緒三十年,曾到日本學習。武昌起義時,投身革命,曾任教育部秘書長、交通部航政司長、山東巡按使公署司法主任、山東高等檢察所所長等職。
民國四十四年,受聘為北京民國大學哲學系教授。后歷任蕪湖地方法院院長、南京最高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江西高等法院院長等職??箲?zhàn)期間隨遷重慶,任司法院法規(guī)研究委員會專任委員。民國三十六年(1947)在重慶去逝,享年六十九歲。
梅光羲一生躋身職場,同時在楊仁山的影響下潛心攻讀唯識、華嚴、三論諸經(jīng),研究傳統(tǒng)文化各種典籍,并留有豐厚的著述。當時曾被與歐陽竟無、李證剛譽為“民國江西三杰”,與山東夏溥齋尊為“南梅北夏”。是當代北京著名佛教居士黃念祖的老師與舅父,也是臺灣近代著名佛教居士李炳南的老師。
總目 相宗綱要 相宗綱要續(xù)編 五重唯識觀注 大乘相宗十勝論 相宗新舊兩譯不同論 相宗史傳略錄 百法義錄 《心經(jīng)》淺釋 《法苑義林章·唯識章》注 雜著 信函 ?序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