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濟管理自我實現/勵志個人修養(yǎng)與自我完善王陽明心學課

王陽明心學課

王陽明心學課

定 價:¥35.00

作 者: 白君 著
出版社: 華夏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08080970 出版時間: 2014-1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320 字數:  

內容簡介

王陽明是誰?
  他,出身書香世家,卻曾囂張叛逆;入仕觸怒權貴,被貶龍場,卻能潛心悟道,洞徹世事人心;身為一介書生,卻能馳騁沙場,用兵如神;目睹民苦,深感政治黑暗,于是創(chuàng)立心學這一劑提升自我、拯救時弊的心靈解藥,集儒釋道三家之大成,折服了五百年來無數中外名人??他,就是王陽明。他用它的心學智慧,給現代人注入了最強大的心理能量。

  為什么要讀懂王陽明?
  面對節(jié)奏越來越快、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生活,人們內心疲憊不堪,心靈也越發(fā)孤獨。其實,要想讓我們內心變得充實、強大起來,需要從修心開始。王陽明的心學智慧,便是潤澤我們心靈的甘泉,幫我們重新找回自我,回歸內心的簡單、寧靜與富足。

  本書以通俗化的語言分別從處世、立志、治學等諸多角度,全方位闡述了王陽明的思想精髓。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人心深處愈感孤獨、苦悶、煩躁、失落、不安,對此本書給出了一張神奇的心靈藥方。

作者簡介

  白君,文字工作者,曾參與了多本勵志書的寫作和策劃,經驗豐富,代表作品有《人生不過俯仰進退》《卡耐基教你情緒掌控術》《自控力》等書,深受讀者好評。

圖書目錄

第一課
人人都有一顆圣人之心
一個有抱負、有君子修養(yǎng)的人學習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自己。面對外來的各種毀譽榮辱,不但不要被它們影響自己內心的安定,而且要將它們作為磨煉自己品性的工具。

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
為內心注入信心的力量
尋回本心,真實地面對自己
讓心清明空靈,勤拭積塵
按照自己的心性生活
雖然聽見看見,但心不隨去
心外無物,方可自得于心
我心光明,狂而不狷
按心兵不動,如止水從容


第二課
人生須立志,立志當高遠
古語說得好:“志不強者智不達?!贝_立遠大志向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有了目標才能奮斗,有了好的目標才能有好的收獲。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立志要不重虛名
動輒做堯、舜事業(yè),如何做得
順其自然,不做力所不及的事
為了目標堅定地執(zhí)行下去
不搞偶像崇拜,只是做好自己
志向正確,人生才能走對路
與其圣人指點,不如自己探究
志當存高遠,路從腳下行


第三課
以良知為本,知行合一
一定要循序漸進地進行修行,注重從小事做起。不管環(huán)境怎樣,只要持之以恒地完善自我,就能以最好的準備來迎接機會的到來。

致良知要和實事相結合
心有良知,不有意為善為惡
心動之后必要行動
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
克服淺嘗輒止,篤行堅持不懈
會苦干,還要會巧干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
對癥下藥才能藥到病除
“下學”自然成功


第四課
破除心中賊,吾日三省吾身
正所謂“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好與壞、對與錯、是與非只在一念之間。既然這樣,那么不如少談論一些是非,多一些對自己的省察,以便更好地完善自我。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常常反躬自省,不要輕易指責別人
錯了就是錯了,不要文過飾非
改變人生最大的毛病,只是一個傲字
經常反觀自己,才能認識自己
同樣的錯誤不犯兩次
自省時切莫過分執(zhí)迷細節(jié)問題
掃除心中的聲、色、貨、利


第五課
身安不如心安,屋寬不如心寬
大肚能容,方能得人之心。人非圣賢,誰能不犯錯誤呢?人們犯了錯之后,總是非常迫切地希望得到別人的諒解,給他們一次悔過自新的機會。

心存一份豁達,才能放下怨恨
學會忍耐,才算是天下之大勇者
不忙不亂,不焦不躁
知進退,得饒人處且饒人
淡然面對榮辱毀譽
心有良知,超然面對閑話
保持內心的安定,從靜坐開始
心狹禍之根,心曠福之門

第六課
經得起磨練,耐得住寂寞
如果你勇敢地接受寂寞,擁抱寂寞,以平和的心看待寂寞,你會發(fā)現:寂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對寂寞的懼怕;寂寞也不煩悶,煩悶的是你自己內心的空虛。

人需在磨煉中成長
此心須向逆境求
讓人消除恐懼的,是自信和勇氣
心境須在事上磨
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孤獨
面對失敗,淡定是唯一的選擇
無論他人譽與謗,只管去說去做
身處惡境,更要持重守靜

第七課
學習,需從心上下功夫
要成為一個成功者就要多掌握一些知識,這不僅是人際交往之必須,更是讓心靈寧靜、喜悅的最佳保證。

見多識廣才能更好地致良知
拋棄華麗的文飾,注重文章的實質
為學須有本原,要循序漸進
掌握知識并不等于擁有智慧
面面俱到,徒增煩惱
不要讓知識吞噬人生的道德信仰
恭敬的態(tài)度就是學習
蓋用兵之法,攻心為上
心體中正平和,品味音樂之美

第八課
仁者以真誠之心待人待己
王陽明認為“唯天下之至誠,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在他看來,“誠”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字。在做任何事情時,都要講究“誠”,而這個“誠”應是發(fā)自內心的真誠、坦白。

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
警惕被迂怒迷住了心竅
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真誠地面對自己,面對他人
反對做作,不為行善而善
養(yǎng)心莫善于誠
猜疑別人也是在懷疑自己
少規(guī)勸指責,多獎勵贊美
誠信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

第九課
練就一顆從容自在的心
如果人們在任何情況下都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tài),能包容一切,就能促使身心處于平衡,從而保持健康的體魄和年輕的精神。

帶著詩意的心情去生活
心不妄動,可得悠然自在
把握當下,認真做好每件事
不被身處的環(huán)境所束縛
不攀比,修煉自我
安貧樂道,分清需求和欲望的區(qū)別
時刻保持一顆慎獨之心
“狂”一次又如何

第十課
以孝安家,以敬持家
在履行贍養(yǎng)父母的義務時,我們要發(fā)自內心,真心地為父母做事。窮則窮孝,富則富孝,只要用一顆真正的孝心讓父母開心。

人人都要有一顆真誠的孝心
孝敬父母要發(fā)自內心
用行動表達對父母的孝順
不盡孝道,家庭無和睦
使父母無憂是行孝的基礎
孝順就在當下,切莫等待
孝絕不僅僅是保證父母衣食無憂
為父母盡點兒心

第十一課
修己以安人,造福一方
在王陽明看來,立政治民,重要的是要有道德高尚的人當政,引導人們向善,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品質,而不在于制定嚴密的法律。

教化風俗,潛移默化
與貪婪斷交,與清風做伴
在低潮時進去,在高潮時退出
識人重在德與能
君子養(yǎng)德,要善于聽取意見
方圓處世,左右逢源事事順
知人善任,才能人盡其才
賞罰要及時

第十二課
從根本求生死,此心光明耀天下
要想讓自己的生命更精彩,我們理應在有限的時間里去努力綻放生命的花朵。生死也是人生的一個大學問,只有一個真正善其身的人,才能夠主宰自己的生命,才能夠善其死。

生死如同晝夜變化
善待生,也要善待死
生命的意義在于心靈的滿足
切莫把生命看得太重要
修養(yǎng)身心等待天命的安排
以達觀的態(tài)度去面對死亡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