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寫在前面
(一)苦學、立志篇
一、苦難的童年
二、苦讀苦學
三、在荊州中學的那些事
四、立志要當外交官
五、如愿考取國際關系學院
六、艱苦而又慶幸的大學生活
七、最后一課
(二)新聞司工作篇
一、跨入最高的外交殿堂——外交部
二、錘煉干部的新聞司
三、新聞司的工作特點及對干部的要求
四、新聞司的迅猛發(fā)展
五、新聞司的創(chuàng)建與龔澎同志的功績
六、一場尖銳、嚴峻的政治考驗
七、一見鐘情
八、在干校迎來中日邦交正?;?br>九、激蕩起伏、大悲大喜的1976年
十、第一次跨出國門
十一、懷念新聞司老司長秦加林同志
十二、駐外使、領館開展對外新聞工作之我見
(三)駐日使館工作篇
一、第一次到駐外使館工作
二、未能見到父親最后一面
三、家書抵萬金
四、妻子終于來使館工作
五、一場沒想到的“鑒定風波”
六、還愿、感恩
七、當駐日使館首任新聞參贊
八、日本天皇第一次訪華
九、小平同志的外交思想指導我們首先打破日本的制裁
(四)長崎工作篇
一、在長崎縣知事歡迎總領事到任宴會上的致詞
二、長崎是個什么地方
三、長崎的一個鮮明特點
四、我在日本扮“皇帝”
——我的一次特殊經歷
五、我在日本當祭孔主祭人
六、鄭成功鮮為人知的故事
七、“長崎國旗事件”及其啟示
八、豪斯登堡:東瀛的異國風情
九、最激動、難忘的時刻
——回憶香港回歸的時候
十、中國人的1997
——訪駐長崎總領事館曾文彬總領事
十一、惜別長崎
十二、富有成果的三年工作
十三、長崎的朋友們,我忘不了你們
十四、找尋孫中山先生在長崎的足跡
(五)捐資、感恩篇
一、“曾文彬獎學金”與長大學子
二、海外教授百萬日元資助貧困學生
三、前外交官回鄉(xiāng)再資助18名貧困生
四、感恩荊州
——訪從荊州走出的中國駐日本長崎前總領事
曾文彬教授
五、儒雅長者,赤子情懷
六、曾文彬教授回母校講學并設立獎學金
七、可親可愛的榜樣
八、叔叔的腳印
九、用心感謝黨,用行動報答黨
(六)期待篇
一、大學生應防止的幾種思想傾向
二、寄語大學生
三、前駐日總領事曾文彬教授回母校談立志
四、對日本大學生的期待
(七)中日比較篇
一、日本是怎樣的一個國家(上)
二、日本是怎樣的一個國家(中)
三、日本是怎樣的一個國家(下)
四、我國同日本的差距還有多大?
五、從徐福在日本的影響說開去
(八)友情篇
一、我所認識的高田勇先生
二、患難見真情
三、光武顯先生的二三事
四、日中一定要友好
——記馬場惠峰先生
五、廈門市榮譽市民竹末先生
六、一個日本前駐京記者的故事
七、獻身難民救援的日本女外交家緒方貞子
八、訪東北老航校日本教官筒井重雄先生
九、軍醫(yī)山田辰一先生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