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商周金文地名綜覽匯釋
02中國—東南亞銅鼓.緬甸卷…
03絲綢之路出土法律文獻研究…
04貫徹發(fā)展理念提升參與質量…
05蓮花爐:打開的蓋
06廣東省紅色革命遺址大博覽…
07石韻千秋
08青簡遺編 金石匯目分編二…
09西夏石窟藝術研究(第三輯…
10銀雀山孫臏兵法
[晉] 嵇含,[宋] 范成大,[清] 沈錫爵 著
.
可購
陳輝
圓明園是一處集理政、游賞功能于一體的大型皇家宮苑。清雍正至咸豐五朝皇帝,…
張振謙
暫缺簡介...
柴劍虹
本書是作者關于敦煌學的十篇講稿的合集,圖文并茂,全彩精裝。十篇講稿分別為…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Edward …
2008年7月,清華大學從境外搶救入藏了一批戰(zhàn)國時期竹簡,學界稱之為“清華簡…
辛亞勤,張玉靜
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
任占鵬
蔡萬進
里耶秦簡為秦王朝洞庭郡遷陵縣官署遺留的公文檔案,共計38000余枚。本書是對…
河北博物院 中國文物交流中心 編著 著
中國和敘利亞之間的交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中國史書先后將在古代敘利亞地區(qū)…
王宇信著
《西周甲骨探論》初版于1984年,距今已出版近四十年,是關于西周甲骨研究的第…
暫缺作者
本書為全藏文版,將有助于讀者深入了解敦煌和隴右地區(qū)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
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 等
致遠艦水下考古調查是我國水下考古配合港區(qū)基建、多種物探技術靈活運用的一個…
蔡文靜
廣西石刻發(fā)展歷史悠久,經(jīng)歷了始于秦、勃興于唐、鼎盛于宋、低落于元、復興于…
張銘
《麥積山石窟第4窟研究》主要探討了麥積山石窟第4窟佛教藝術和世俗文化之間的…
姜國富
吉林毓文中學始建于1917年,目前收藏了500多件教育文物,門類全、范圍廣,包…
里耶秦簡博物館
本書精選里耶秦簡博物館藏36件青銅器的全形拓編輯而成,具有一定的資料性和藝…
賈小軍 著
本書在對漢唐時期河西走廊墓葬壁畫進行全面、系統(tǒng)整理的基礎上,運用考古學、…
(清)衛(wèi)杰編
張懋镕王宏,陰玲玲
《中國古代青銅器整理與研究.青銅匜卷》以兩周青銅匜為研究對象,通過對青銅…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
2013~2019年,為配合“成都體育中心升級改造項目”的建設,成都文物考古研究…
戈登·R.威利,(Gordon R.Willey),…
《美洲考古學史(第三版)》旨在為大家提供一段考古學科在美洲過去和現(xiàn)在發(fā)展…
王劍英 著
王劍英是國內享有盛名的歷史地圖專家、歷史地理學家和明清史專家,他撰寫的《…
(日)岡村秀典 著,秦小麗 譯
夏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夏文化是中國考古學上最引人注目的熱點課題…
陳先行 著
作者陳先行師從顧廷龍、潘景鄭先生,現(xiàn)為上海圖書館研究館員。本書稿內容涉及…
任初軒 編
保護文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必須樹立保護文物也是政…
拜根興 著
本書收錄了七至十世紀朝鮮半島相對完整的石刻碑志八十三件,分為“…
[蒙] 策·圖爾巴特 著
本書作者選擇近半個世紀以年來在蒙古國地區(qū)發(fā)掘清理的174座中小型匈奴墓葬資…
湖北省博物館 編
梁莊王墓屢遭盜掘,于2001年4月進行搶救性發(fā)掘。發(fā)掘證明,該墓是梁莊王與其…
孫燕華
本書講述了關于李苦禪生活、從藝、傳藝的種種逸史趣事,并有對面世拍賣及家傳…
羅豐
本書是由中國考古學會絲綢之路考古專業(yè)委員會、西北大學文化遺產(chǎn)學院和寧夏文…
梁靜
上博儒籍是20世紀末上海博物館入藏的一批戰(zhàn)國竹簡中與儒家學派有關的簡文,包…
中國考古學會著
本書分章節(jié)詳細介紹了2020年全國考古界的主要工作成果。第一篇考古學研究以時…
湖北省博物館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等 編 著
宣漢羅家壩遺址的考古 發(fā)現(xiàn),是2000年后四川省 文物考古研究院探索川東地 區(qū)…
[日]宮本一夫 著,黃建秋 譯
中國北疆指從內蒙古中南部到遼西的地區(qū),即內蒙古—長城地帶。在此…
吳海慶 著
本書沿著“以地下論證地上”的思路,充分利用上山、跨湖橋…
劉彥琪
文物展具與裝具的設計制作,是展覽陳列、保管、產(chǎn)品設計、文物預防性保護的交…
“曾世家——考古揭秘的曾國”展覽通過葉家山、文峰塔、郭家廟、蘇家壟等重大…
羅松濤 著
藝術源于生活,藝術作品也是現(xiàn)實的寫照,在歷史長河中流傳下來的畫作,每一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