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三晉石刻大全:運城市河津…
02慶陽北石窟寺內(nèi)容總錄
03銀雀山孫臏兵法
04和光靜影 北齊徐顯秀墓壁…
05東南考古研究:第五輯
06太炎傳薪:章炳麟與蘇州
07胡漢之間:絲綢之路與西北…
08北京地區(qū)風化石質(zhì)文物保護…
09壽陽壁畫
10寫給青少年的金銀器檔案
陳輝
圓明園是一處集理政、游賞功能于一體的大型皇家宮苑。清雍正至咸豐五朝皇帝,…
可購
任占鵬
暫缺簡介...
[英] 理查德·H.威爾金森 著
這是一份對埃及神廟最詳盡的考察說明,本書既包括對迷霧重重的神廟起源的探尋…
[法] 晃西士加尼 著,[清] 佚名 譯
.
三晉出版社,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北齊徐顯秀墓壁畫所呈現(xiàn)的高超的繪畫技藝、豐富的內(nèi)容以及鮮明的藝術特色,代…
(美)喬治·F·巴斯
本書是水下考古領域先驅(qū)之一喬治F巴斯教授多年水下考古經(jīng)驗和教訓的總結,介…
尼瑪次仁
[美] 南希·貢琳,[美] 阿普里爾·…
誠如利希滕貝格所言,“我們整個歷史僅僅是醒著的人的歷史”,甚少有人研究夜…
黃文弼
1930年和1934年,黃文弼兩次赴新疆羅布淖爾(即羅布泊)考察,根據(jù)實地調(diào)查資…
王欣著
本書梳理了史前農(nóng)田管理研究現(xiàn)狀及意義,系統(tǒng)闡釋了穩(wěn)定同位素分析方法及原理…
[晉] 嵇含,[宋] 范成大,[清] 沈錫爵 著
王榮 主編
曹芳著
本書以兩周青銅器裝飾藝術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兩周青銅容器的造型設計、器表裝…
河北博物院 中國文物交流中心 編著 著
中國和敘利亞之間的交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中國史書先后將在古代敘利亞地區(qū)…
張振謙
柴劍虹
本書是作者關于敦煌學的十篇講稿的合集,圖文并茂,全彩精裝。十篇講稿分別為…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Edward …
2008年7月,清華大學從境外搶救入藏了一批戰(zhàn)國時期竹簡,學界稱之為“清華簡…
辛亞勤,張玉靜
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
天津市文化遺產(chǎn)保護中心編著;楊新 主編
本書通過對天津市薊州區(qū)盤山全境摩崖石刻的實地田野踏查,在獲取第一手資料的…
戈登·R.威利,(Gordon R.Willey),…
《美洲考古學史(第三版)》旨在為大家提供一段考古學科在美洲過去和現(xiàn)在發(fā)展…
王劍英 著
王劍英是國內(nèi)享有盛名的歷史地圖專家、歷史地理學家和明清史專家,他撰寫的《…
[蒙] 策·圖爾巴特 著
本書作者選擇近半個世紀以年來在蒙古國地區(qū)發(fā)掘清理的174座中小型匈奴墓葬資…
中國考古學會著
本書分章節(jié)詳細介紹了2020年全國考古界的主要工作成果。第一篇考古學研究以時…
劉彥琪
文物展具與裝具的設計制作,是展覽陳列、保管、產(chǎn)品設計、文物預防性保護的交…
[日]宮本一夫 著,黃建秋 譯
中國北疆指從內(nèi)蒙古中南部到遼西的地區(qū),即內(nèi)蒙古—長城地帶。在此…
吳海慶 著
本書沿著“以地下論證地上”的思路,充分利用上山、跨湖橋…
柴德賡 著
(日)岡村秀典 著,秦小麗 譯
夏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夏文化是中國考古學上最引人注目的熱點課題…
湖北省博物館
梁靜
上博儒籍是20世紀末上海博物館入藏的一批戰(zhàn)國竹簡中與儒家學派有關的簡文,包…
羅松濤 著
藝術源于生活,藝術作品也是現(xiàn)實的寫照,在歷史長河中流傳下來的畫作,每一幅…
陳先行 著
作者陳先行師從顧廷龍、潘景鄭先生,現(xiàn)為上海圖書館研究館員。本書稿內(nèi)容涉及…
李昆聲 著
云南青銅時代以其獨特的藝術特質(zhì)蜚聲國際考古界、文博界。本書總結了云南青銅…
“曾世家——考古揭秘的曾國”展覽通過葉家山、文峰塔、郭家廟、蘇家壟等重大…
北京市頤和園管理處
須彌靈境建筑群遺址保護與修復工程于2019年9月正式啟動,2021年12月全面竣工…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等 編 著
宣漢羅家壩遺址的考古 發(fā)現(xiàn),是2000年后四川省 文物考古研究院探索川東地 區(qū)…
任初軒 編
保護文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必須樹立保護文物也是政…
湖北省博物館 編
梁莊王墓屢遭盜掘,于2001年4月進行搶救性發(fā)掘。發(fā)掘證明,該墓是梁莊王與其…
浙江省博物館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