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化服務是圖書館、科研機構和信息機構服務最前沿的陣地,而高校圖書館是學科化服務最主要的主體。隨著用戶信息環(huán)境和信息需求的不斷變化,通過學科館員為教學和科研提供創(chuàng)新性服務已成為高校圖書館重點關注的一個熱門論題。國外學科化服務起步較早,其對學科化服務的研究主要體現(xiàn)在學科館員制度上。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學科館員定義的研究、學科館員制度起源與拓展的研究、學科館員角色定位的研究,以及學科館員知識結構和能力的研究等方面。近年來,隨著不斷的實踐發(fā)展,國外以美國為代表的學科化服務的定位已逐漸由傳統(tǒng)的資源建設保障和參考咨詢轉移到了嵌入教研過程的信息素質教育方面,并強調將學科服務嵌入到教學科研過程和用戶信息環(huán)境之中,以提高用戶的信息獲取能力。20世紀90年代,學科館員制度引入我國。1998年,清華大學圖書館率先在國內建立學科館員制度,并成立了學科館員小組,以開展深層次的學科咨詢服務。之后,各高校圖書館和科研機構相繼推出了學科化服務,并在隊伍建設、制度建設、服務定位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經過十余年的實踐探索,高校圖書館學科化服務也因其面向學科用戶,積極、主動深入用戶之中,快速響應用戶需求,提供專題化、個性化、便捷化服務而深受用戶認同,高校圖書館學科化服務的作用也日益凸顯。至2010年,全國已有100余所高校圖書館設立了學科館員崗位,并大力開展面向學科的服務。但總體而言,國內的學科化服務還處于初級階段,無論從學科館員的人數(shù)、提供服務的學科數(shù)、服務的深度以及專業(yè)性等方面,都與國外高校有著較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