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基礎知識——征象識別
一、正常組織MRI信號特點
(一) 血流
(二)氣體
(三)腦脊液
(四)骨骼
(五)鈣化
(六)脂肪
(七) 肌肉、肌腱和韌帶
二、異常病變MRI信號特點
(一)腦水腫
(二)出血
(三)血管周圍間隙
(四) 囊變
(五)壞死與軟化
(六) 脫髓鞘
(七)腦萎縮
(八) 腦腫脹
三、T1WI高信號產生機制
(一)結合水效應
(二)順磁性物質
(三)脂類分子
四、MRI定位及定性診斷
(一) 顱內腫瘤MRI定位診斷
(二) 顱內腫瘤MRI定性診斷
(三) 顱內腫瘤MRI基本征象
第二部分 常見腫瘤病變
一、星形細胞腫瘤
(一)彌漫性星形細胞瘤
(二)間變性星形細胞瘤
(三)膠質母細胞瘤
(四)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
(五)多形性黃色星形細胞瘤
(六)室管膜下巨細胞星形細胞瘤
(七)大腦膠質瘤病
二、少突膠質細胞腫瘤
(一)少突膠質細胞瘤
(二)間變性少突膠質細胞瘤
(三)少突-星形細胞瘤
三、室管膜腫瘤
(一)室管膜下瘤
(二)室管膜瘤
(三)間變性室管膜瘤
四、脈絡叢腫瘤
脈絡叢乳頭狀瘤
五、神經元和混合性神經元-神經膠質腫瘤
(一)節(jié)細胞膠質瘤/節(jié)細胞瘤
(二)小腦發(fā)育不良性節(jié)細胞瘤
(三)嬰兒多纖維性星形細胞瘤/節(jié)細胞膠質瘤
(四)中央性神經細胞瘤和腦室外神經細胞瘤
(五)胚胎發(fā)育不良性神經上皮瘤
六、松果體腫瘤
松果體細胞瘤/松果體母細胞瘤
七、胚胎性腫瘤
(一)髓母細胞瘤
(二)幕上原始神經外胚層腫瘤
(三)非典型畸胎樣/橫紋肌樣瘤
八、腦神經腫瘤
(一)神經鞘瘤
(二)神經纖維瘤病
九、腦膜腫瘤
(一)腦膜瘤
(二)血管外皮細胞瘤
(三)血管網狀細胞瘤
(四)脂肪瘤
(五)海綿狀血管瘤
十、淋巴及造血系統(tǒng)腫瘤
(一)惡性淋巴瘤
(二)漿細胞瘤
十一、生殖細胞腫瘤
生殖細胞瘤
十二、鞍區(qū)腫瘤
(一)垂體瘤
(二)顱咽管瘤
(三)顆粒細胞瘤
(四)錯構瘤
十三、轉移性腫瘤
(一)腦轉移瘤
(二)惡性黑色素瘤
十四、鄰近部位侵及顱內的腫瘤
(一)脊索瘤
(二)軟骨瘤
(三)副神經節(jié)腫瘤
十五、囊腫及腫瘤樣病變
(一)畸胎瘤
(二)表皮樣囊腫
(三)皮樣囊腫
(四)蛛網膜囊腫
十六、不同部位腦腫瘤鑒別診斷
(一)顱底占位病變
(二)腦室占位病變
(三)鞍內及鞍旁占位病變
(四)松果體區(qū)占位病變
(五)橋小腦角區(qū)占位病變
(六)枕骨大孔區(qū)占位病變
(七)大腦皮質局限性病變
(八)腦干占位病變
(九)腦膜病變
第三部分 典型病例診斷
病例1 原發(fā)性中樞神經系統(tǒng)淋巴瘤
病例2 神經節(jié)細胞膠質瘤
病例3 髓母細胞瘤
病例4 室管膜瘤
病例5 胚胎發(fā)育不良性神經上皮性腫瘤
病例6 星形細胞瘤
病例7 黑色素瘤
病例8 原始神經外胚層腫瘤
病例9 顱咽管瘤
病例10 腦膜瘤
病例11 原發(fā)性中樞神經系統(tǒng)淋巴瘤
病例12 混合性生殖細胞腫瘤
病例13 星形細胞瘤
病例14 畸胎瘤
病例15 非典型脈絡叢乳頭狀瘤
病例16 神經鞘瘤
病例17 表皮樣囊腫
病例18 惡性淋巴瘤
病例19 星形細胞瘤
病例20 中樞神經細胞瘤
病例21 節(jié)細胞瘤
病例22 腦膿腫
病例23 陳舊性出血
病例24 室管膜瘤
病例25 巨細胞膠質母細胞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