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第1章 室內空間概念 1
1.1 空間及人對空間的感受 2
1.1.1 關于空間 2
1.1.2 建筑空間 3
1.2 室內空間 3
1.2.1 室內空間概念 3
1.2.2 室內空間特性 5
第2章 室內空間功能 9
2.1 室內空間功能概念 10
2.1.1 室內空間功能內容 10
2.1.2 室內空間功能的評價 10
2.2 功能需求對空間的規(guī)定性 10
2.2.1 功能需求對于空間大小和容積的規(guī)定性(空間尺度) 10
2.2.2 功能需求對于室內空間形狀的規(guī)定性(空間形狀) 14
2.2.3 功能需求對室內空間質的規(guī)定性 18
第3章 室內空間審美 28
3.1 室內空間審美概念 29
3.2 空間形式美規(guī)律的表現形式 29
3.2.1 以簡單的幾何形狀取得空間美的統(tǒng)一 29
3.2.2 以主從分明達到空間美的統(tǒng)一 31
3.2.3 以均衡、穩(wěn)定達到空間美的統(tǒng)一 32
3.2.4 以對比與微差求得空間美的統(tǒng)一 35
3.2.5 通過韻律來加強空間美的統(tǒng)一性 38
3.2.6 良好的比例關系帶來空間美的統(tǒng)一 41
第4章 室內空間類型 43
4.1 主要功能空間和附屬功能空間 44
4.2 開敞型空間和封閉性空間 44
4.2.1 開敞空間的特性 45
4.2.2 封閉空間的特性 45
4.2.3 空間的開放性和私密性 47
4.2.4 半開敞及半封閉空間 47
4.3 靜態(tài)空間和動態(tài)空間 48
4.3.1 靜態(tài)空間特點 51
4.3.2 動態(tài)空間特點 51
4.4 肯定空間和模糊空間 51
4.5 特殊類型空間 53
第5章 室內空間限定 55
5.1 水平要素的空間限定 56
5.1.1 基面限定 56
5.1.2 基面抬升限定 57
5.1.3 基面下沉限定 59
5.1.4 頂面限定 60
5.2 垂直要素的空間限定 61
5.2.1 直線線式要素(柱、桿等) 61
5.2.2 獨立垂直面 65
5.2.3 L形立面 68
5.2.4 平行立面 71
5.2.5 U形立面 73
5.2.6 四個面閉合 75
5.3 空間的圍透關系的處理 75
5.3.1 空間圍合的程度 75
5.3.2 空間圍合與景觀關系 77
第6章 室內空間組合 83
6.1 兩個相鄰空間的關聯方式 84
6.1.1 空間內的空間 84
6.1.2 穿插式空間 84
6.1.3 鄰接式空間 85
6.1.4 由公共空間連起的空間 85
6.2 空間組合方式 89
6.2.1 集中式組合 90
6.2.2 線式組合 91
6.2.3 組團式組合 92
6.2.4 網格式組合 93
6.2.5 多種空間組合方式的綜合運用 94
6.3 室內空間序列 95
6.3.1 空間序列 95
6.3.2 不同類型空間對序列的要求 96
第7章 室內空間與結構 99
7.1 梁板結構 100
7.2 框架結構 101
7.2.1 中國古代建筑木架結構 101
7.2.2 歐洲古代拱肋結構 102
7.2.3 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 103
7.3 大跨度結構 104
7.3.1 穹窿結構 104
7.3.2 大跨度金屬結構 105
7.3.3 桁架結構 105
7.3.4 鋼筋混凝土鋼架與拱形結構 106
7.3.5 殼體結構 106
7.3.6 網架結構 107
7.3.7 懸索結構 107
7.3.8 懸挑結構 108
第8章 室內空間規(guī)劃設計方法 110
8.1 設計思維方式與表達 111
8.1.1 空間氣泡 111
8.1.2 圖解分析語言及其語法規(guī)則 111
8.1.3 “圖解語言”的其他表達方式 112
8.2 “空間氣泡法”平面規(guī)劃設計步驟 112
8.2.1 羅列空間功能 112
8.2.2 空間之間的基本關系分析 113
8.2.3 功能空間的位置和方向(朝向)分析 114
8.2.4 功能空間的尺度和形式分析 114
8.2.5 墻體和空間結構的初步形成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