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讀佛:佛法的根本——四圣諦
第一章 人生是苦——苦圣諦
何謂“苦”
痛苦是世俗感受的本質
世俗的快樂經不起考驗
苦的本質——三苦與八支分苦
如何修煉苦圣諦
人生是苦,有受皆苦
世間無美色——“不凈觀”與“白骨觀”
由苦及樂
苦樂是相對的
快樂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快樂是有限量的
第二章 貪愛為因——集圣諦
何為苦集諦
小乘經典對愛的分類解釋
大乘經典論集諦
緣起說與因果論
“一因說”與“順世論”
“緣起說”是靈活的因果論
“十二因緣”解讀生命苦之因
佛說“十二因緣”
從現實人生談“十二因緣”
佛家認為的“有”和“無”
第三章 清凈寂滅——滅圣諦
“滅”則“涅槃”
佛家經典說“滅諦”——涅槃
涅槃的真實與美好
自殺并非涅槃
涅槃四德:常樂我凈
無限壽命的“?!?br />無副作用的“樂”
自由自在的“我”
絕對純粹的“凈”
涅槃的幾重境界
無余涅槃是最高的境界
有余涅槃是眾生的需要
過程的涅槃與結果的涅槃
第四章 修行方是正道——道圣諦
“八正道”是修行的方法
正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正思:純正的思維
正語:凈善的語言
正業(yè):眾善奉行
正命:正當的職業(yè)與正當的生活方式
正精進:積極的精神
正念:心住當下
正定:排除雜念,達到禪定
六度:“八正道”發(fā)展出來的修行方式
布施:度慳貪
持戒:度毀犯
忍辱:度嗔恨
精進:度懈怠
禪定:度散亂
智慧:度愚癡
三學是修行的必修途徑
戒:防非止惡
定:身心輕安
慧:到彼岸的智慧
下篇 修行:用佛家智慧把握人生
第五章 佛家的根本原則——中道
什么是“中道”
不偏不倚才是中正之道
中道需避免極端和錯誤
“八不”中道
不生不滅
不常不斷
不一不異
不來不去
中道的現實意義
堅持中道才能和諧
無欲無求有違中道
極端的都是錯誤的
第六章 佛家的行事方針——不執(zhí)著
對名利不應執(zhí)著
名字與命運無聯系
出名是把雙刃劍
難副盛名之累
錢財身外物
對權色不應執(zhí)著
過分追求權力會帶來痛苦
美的本性是空的
對中道不應執(zhí)著
追求從容自然的中道
對不執(zhí)著也要不執(zhí)著
對修行不應執(zhí)著
執(zhí)著于修行是一種病
放下,才能獲得更多
不執(zhí)著是種智慧
莫把虛幻當真實
看透:不執(zhí)著的智慧
附錄 經文集錦
四諦論
苦圣諦
集圣諦
滅圣諦
道圣諦
后記 賀業(yè)師樓字烈先生八十華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