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空間中的哲理與詩意沉思:巴赫金主體間性美學思想研究》以當代思想家巴赫金的理論為線索,對20世紀以來的主體間性思想的發(fā)展和嬗變展開分析,涉及美學、民間藝術、民俗學、哲學等學科。作為20世紀俄羅斯一位重要思想家,巴赫金(1895—1975)在他那個萬馬齊喑的特定年代,展現出了自己別具一格的思考方式和方向,他這種思考的原創(chuàng)性、獨特性和卓越性,使他的理論體系在顯現那個時代的精神風貌的同時,又超越了同時代人的思維定式,成為超越國界的全人類的共同精神財富,從而造就了他在20世紀下半葉世界學術界、思想文化界的重要地位。在當代美學思潮中,巴赫金的理論實踐和具體闡述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巴赫金在世界美學世上有著獨特的歷史地位,他不僅是當代對話美學的開創(chuàng)者,而且也是各大流派的碰撞、交匯處——蘇聯(lián)馬克思主義美學與西方馬克思主義美學,形式主義與庸俗社會學,主體性美學與主體間性美學,傳統(tǒng)反映論美學與后現代美學等等,各種異質的理論都可以在他這里找到激烈碰撞的典型。《交互空間中的哲理與詩意沉思:巴赫金主體間性美學思想研究》還吸收了當前“藝術理論與批評”學科的相關前沿研究成果,并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了關于主體間性美學思想的諸多新見解和看法,具有較強的學術價值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