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絲路文化
02楊泓精選集
03高句麗渤海壁畫墓研究譯文…
04知宋·宋代之儒學
05史記疑案:爭議千年的十大…
06曾公亮年譜
07嚴復經(jīng)典語錄
08湘學研究(2023年第1輯,…
09明清時期的黨爭與文社:以…
10雪地走橐駝
汪征魯
暫缺簡介...
可購
韓琦
該書主要匯編《熙朝崇正集》《熙朝定案》《昭代欽崇天教至華敘略》《欽命傳教…
瞿林東
《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學刊(2006年卷)》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內容:一,中國學者關…
房銳
本書是對五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學者孫光憲及其筆記小說《北夢瑣言》的專題…
臧嶸 著
《歷史教材學和史學論叢土城集》分三部分,歷史教材學概說、中國古代史論叢、…
李敖
研究國民黨,有三種方式:第一種是“炒大菜式”,是做大刀闊斧式的大面手藝;…
中共鄭州市委黨史研究室
一二九運動之所以成為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紀念,在于它在祖國危機,民…
杜維運
17世紀以后,西方的科學革命、工業(yè)革命促使西方史學進入新世紀。19 世紀以后…
梁柱、龔書鐸
警惕歷史虛無主義思潮——代序歷史豈容虛無——評新時期史學研究的若干歷史虛…
王文章 主編
本書是從基礎理論方面系統(tǒng)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及其保護的拓荒之作,同時也是對…
劉起釪 著
《尚書》是我國歷史上最早三個王朝夏、商、周最高統(tǒng)治者在政治活動中形成的一…
(德)于爾根·科卡 著;景德祥 譯
本書收集了德國著名社會史學家于爾根·科卡(Jurgen Kocka)十二篇具有代…
劉卓紅
馬克思主義哲學有無本體論,是當前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雖然在…
蒙默 編
蒙文通(1894—1968),名爾達,字文通,四川鹽亭人。近代中國的杰出學者。其…
白壽彝 主編,陳其泰 著
《中國史學史(第6卷)》“近代”在以往長時期中是用來指自鴉片戰(zhàn)爭至五四運…
白壽彝 主編,吳懷祺 著
論述五代遼宋金元時期中國史學發(fā)展的情況,從史學的基本著作、史學理論、歷史…
張文生
本文是以李大釗史學思想為研究對象的。為此,文章緊緊圍繞李大釗史學思想的形…
白壽彝 主編,白壽彝 著
《中國史學史(第1卷):先秦時期中國古代史學的產(chǎn)生》論述中國史學發(fā)展的歷…
何朝暉
縣是明代最低一級的地方政權,通常所謂“朝廷命官”也只到縣級官員為止。正因…
朱希祖
朱希祖先生是中國20世紀前期的一位重要史學家。他的研究領域十分寬廣,涵蓋了…
任佳,牛鴻斌,周智生 著
中印兩國是近鄰,自古以來兩國人民的文化、經(jīng)濟交流和友好往來綿延不斷。在漫…
嚴耕望
本文取材,頗多唐五代筆記小說家言。此類記事或不無失實之處;然本文主旨不在…
李思純 著
《川大史學》是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歷年來在史學方面的重要論文集。全書共七…
(匈)卡拉 著,敖特根 譯
筆者于2004年赴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參加蒙古學學會(The Mongolia Society)第四…
劉夢溪 等著
本系列書所收錄的作品,均來自在歷史文化領域中頗有建樹的著名學者、專家的講…
可讀可購
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組織
賀昌群先生(1903-1973年),字藏云,四川省馬邊彝族自治縣人,是我國著名的…
李正
易蘭
《蘭克史學研究》在詳盡梳理國內外研究蘭克史學成果的基礎上,深入論述了蘭克…
白壽彝 主編,瞿林東 著
本書是白壽彝先生生前主編的《中國史學史》的第三卷,其內容是論述魏晉南北朝…
李范文
本書對西夏文《五音切韻》與《文海寶韻》兩部御制典籍進行了比較研究。全書分…
白壽彝 主編,許殿才 著
本書內容包括:緒論、秦漢時期的統(tǒng)治政策與史學、兩漢時期的正宗思想與歷史觀…
吳忠良 著
本書由導言、結語和正文四章組成。導言部分主要論述了本專題的研究現(xiàn)狀,以及…
陳恒、耿相新
中西史學思想的比較研究是必要的,也是困難的,是一個迷人又讓人困惑的領域?!?/p>
李直
本書由如下五章構成:第一章記述尋根敬祖的重要,李氏的由來、發(fā)展,始祖的歷…
(唐)吳兢
一本被列為宮廷皇子皇孫的必讀書,被古代統(tǒng)治者視為治國安邦的政治教材。本書…
齊思和
齊思和先生歷史學造詣基礎深厚,中西兼通,開創(chuàng)了將中外史學融為一體的史學概…
鳳凰衛(wèi)視 編著
《世紀大講堂(歷史卷)》為鳳凰衛(wèi)視的王牌節(jié)目之一——世紀大講堂之歷史卷?!?/p>
賈海濤 著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兩國海外移民會直接關系到兩國國力的消長,直接影響到兩國…
譚揚芳
《波普爾歷史哲學述評》一書,是譚揚芳同志在馬捷莎教授悉心指導下,通過刻苦…
《中華大典》工作委員會、《中華大典》編纂…
《中華大典·歷史典·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分典》(以下稱“本分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