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倫理學(道德學)生境倫理學:生境倫理的教育道路

生境倫理學:生境倫理的教育道路

生境倫理學:生境倫理的教育道路

定 價:¥82.00

作 者: 唐代興 著
出版社: 上海三聯書店
叢編項:
標 簽: 倫理學 哲學/宗教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42646712 出版時間: 2014-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402 字數:  

內容簡介

  《生境倫理學:生境倫理的教育道路》是八卷本《生境倫理學》卷八。第一篇考察當代倫理教育的認知基礎:首先從教育的人類本質人手討論生境倫理教育的目的和四維認知前提,然后從生利愛、利害取舍、群己權界三個方面探討生境倫理教育的人性基礎。第二篇梳理生境倫理教育的社會思路:它是以生境利益為邏輯起點,以權責對等為核心精神,以自由生存為目標指向,以利益權衡為方法論引導,以培育人的良心、良知、良能和關心一責任為基本內容,以道德訓練和美德引導為雙重維度,在整合社會、社區(qū)、學校、家庭的互動平臺上構建小學、中學、大學倫理教育實施課程體系和認知、情感、行動的倫理教育方法體系。第三篇討論生境倫理教育的根本任務:一是引導關心,豐富人性,育成倫理生活內動力;二是生成價值,構建倫理尺度;三是踐履權責,訓練愛、利、生的生存品質與能力?!渡硞惱韺W:生境倫理的教育道路》第四篇探索生境倫理教育的踐行路徑:它以至誠無畏為基本進路,以全面訓練、協調和健美身心為課程落實,以培養(yǎng)人的世界性生存教養(yǎng)和習慣為起步,以訓練人的學知與學做為踐行方式,以引導人守約和遵法為基本準則,以激勵人人利用厚生為口標追求方向。

作者簡介

  唐代興,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北京大學中國軟實力課題組成員。30年來一直圍繞“當代人類何以才能理性地存在發(fā)展?”而展開追問,初步創(chuàng)建起一種當代新哲學,即生態(tài)理性哲學體系藍圖。發(fā)表生態(tài)理性新哲學(包括倫理學、美學、政治哲學和教育哲學)論文100余篇;出版《作家哲學論》(1990)、《人類書寫論》(1991)、《語義場導論:人類行為動力研究》(1998)、《當代語義美學論綱:人類行為意義研究》(2001)、《利益?zhèn)惱怼罚?002)、《公正倫理與制度道德》(2003)、《優(yōu)良道德體系論》(2004)、《生態(tài)理性哲學導論》(2005)、《憲政的倫理基礎和道德維度》(2008)等12本專著。

圖書目錄

自序
引言:倫理教育:解救危機的社會方法
一、存在風險與生存危機
1.前所未有的存在風險
2.無所不在的生存危機
二、精神領域的倫理荒廢
1.精神荒廢的緊張生活
2.精神荒廢的兒童傾向
3.倫理荒廢的生活向度
三、回歸生活的道路重建
1.倫理荒廢遮蔽生活
2.回歸生活的倫理道路
第1篇  倫理教育的認知基礎
第1章  使人成為人:倫理教育的目的方向
一、人類教育的三維視野
1.重釋“教育”概念
2.人類教育的永恒目的
3.當代教育的人類目標
4.當代教育的整體任務
二、倫理教育的基本理念
1.基本概念辨析與正誤
2.倫理教育的自身定位
3.倫理教育的實質指向
三、倫理教育的三維目的
1.回歸人性的倫理生活
2.優(yōu)良健美的赤善心靈
3.擔當責任中超越責任
四、倫理教育的基本任務
1.引導訓練倫理認知
2.激勵實踐倫理精神
第2章  共在互存:倫理教育的三維前提
一、倫理教育的自然前提
1.人乃世界性存在者
2.人的共在共生姿態(tài)
3.人的親生命性取向
二、倫理教育的社會前提
1.倫理教育的經濟前提
2.倫理教育的政治前提
三、倫理教育的人本前提
1.再造人性的自由土壤
2.恢復生命天性的想望
第3章  共生互生:倫理教育的人性基礎
一、倫理教育的人性基石
1.存在的生生之向
……
第2篇  倫理教育的社會思路
第4章  精神成長:倫理教育的構成內容
第5章  社會·學校·家庭:倫理教育的實施途徑
第6章  身心全面訓練:倫理教育的課程落實
第7章  情感·認知·行動:倫理教育方法體系
第3篇  倫理教育的根本任務
第8章  引導關心:倫理教育的動力激活
第9章  生成價值:倫理教育的尺度構建
第10章  踐履權責:倫理教育實踐指向
第4篇  倫理教育的踐行路徑
第11章  教養(yǎng)與習慣:倫理教育的奠基
第12章  學知與學做:倫理教育的實踐定位
第13章  守約與遵法:倫理教育的公民方向
第14章  利用與厚生:倫理教育的生境方向
參考文獻
索引
致謝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