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依山而居:湖北長陽佑溪村…
02博物館里看文明:圖解北京…
03京華擷英:典籍中的北京
04布達拉宮:來自雪域的世界…
05文明互鑒發(fā)展報告(2024)…
06花山巖畫的訴說
07紅色三清山
08南京文獻精編:金陵勝跡志…
09南京文獻精編:金陵梵剎志…
10新媒體語境下講好中國文化…
丁勇 著
《安徽綠茶》為【安徽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傳統(tǒng)技藝卷)】中的一本,全書主要…
可購
樊嘉祿,姚昱波 著
《徽墨》一書主要從徽墨概述、徽墨傳統(tǒng)制作技藝源流和發(fā)展歷史、徽墨傳統(tǒng)制作…
李健明 著
此次全面解讀龍眼點睛文化,實是對嶺南龍舟源流的一次全面梳理。令人們通過對…
樊嘉祿,佘征軍 著
《宣筆》一書主要從宣筆的歷史淵源、制作流程、藝術特征、文化價值、現(xiàn)代傳承…
黃漾 著
《界首彩陶》一書主要從界首彩陶的歷史淵源、佳作欣賞、技藝特點、文化脈絡、…
肇慶市民政局,肇慶市地理信息與規(guī)劃編制研…
一、《肇慶市標準地名錄》按照《廣東省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
陜西人民出版社 編
《陜西故事》系列圖書,是陜西廣播電視臺基于紀錄片影像集結而成的出版物,它…
重慶市文化研究院 編
《重慶文化研究(2017年卷)》是由重慶市文化藝術研究院編輯的論文集,該論文…
戴賢坤 著
《歙硯》一書主要從歙硯的歷史淵源、工藝特征、傳承人物、作品鑒賞評價、傳承…
樊嘉祿,鄭建新 著
《祁門紅茶》一書主要從歷史淵源、制作流程、藝術特征、文化價值、現(xiàn)代傳承、…
黃飛松 著
本書系【安徽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傳統(tǒng)技藝卷)】的一個分冊,是一本有關宣紙…
林其天 著
作者愛好寫作、筆耕不輟。已出版筆記體小說集《高考紅綠燈——高招辦主任札記…
宗迅,王瑤瑤,戴問源 著
民居建筑文化遺產保護由重視具有重大價值的單體建筑(建筑群)發(fā)展到反映傳統(tǒng)…
廈門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編
在這本《印象廈門》中,您可以看見一座海島嬗變成一座國際先鋒城市的成長軌跡…
廖旭華 著
山歌是福建客家人的聲音標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既具有記錄民系生活和發(fā)展…
張志杰 等
浙江樂清是溫州模式的主要發(fā)源地之一,有著深厚的工藝美術產業(yè)基礎。樂清市近…
朱佩
《八婺文化與金華方言》通過八婺文化多姿多彩的發(fā)展歷史,分析金華方言形成的…
賴涵,辛文娟
《Web2.0環(huán)境下非遺數(shù)字資源網絡平臺構建研究》主要從Wiki這種Web 2.0典型應…
史繼忠 著
1995年,貴州歷史文獻研究會與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聯(lián)合在貴陽花溪召開“貴州文…
陳榮高 等 著
江水不停,文化不息。錢塘江畔的每一個地方都保留著形象又樸素的文化記憶。一…
楊敬 著,蘭東興 編
村寨正在迅速消失,其文化傳承意義重大。貴州村寨因數(shù)量多、歷史久而具有代表…
張松文 著
編印“中華源??河南故事”系列叢書是中共河南省委外辦貫徹落實中央有關決策…
許二平 著
萬正峰 著
編印“中華源?河南故事”系列叢書是中共河南省委外辦貫徹落實中央有關決策部…
孔留安 著
梁留科 著
李向前 著
趙衛(wèi)東 著
張改平 著
王麗 著
《近代天津城市文化特質的形成研究:以功能城區(qū)的拓展為視角/社科論叢》從歷…
[清] 張問明 著,常寧市地方志編纂室 編,…
康熙朝《常寧縣志》是一部記載常寧縣自明嘉靖年間至清康熙初年歷史的志書,也…
沈慧瑛 著
蘇州檔案館收藏章太炎等名家演講50篇左右,本書匯集各位名家的重要演講,涉及…
《西鄉(xiāng)塘區(qū)年鑒》編纂委員會 編
《西鄉(xiāng)塘區(qū)年鑒》是西鄉(xiāng)塘區(qū)人民政府組織編纂的系統(tǒng)記述本行政區(qū)域自然、政治…
王綱
《千年遺韻:第五批商丘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圖典》根據(jù)第五批市級非遺項目內…
北京第二外國學院周恩來研究會,張嚴,李智…
《翔宇精神與二外校史文化讀本》分為三章:第一章:一面不朽的旗幟 ——“二…
魏靜思
《南陽絲路文化研究》通過對大量出土文物的考證,大量查閱文獻材料,圖文并茂…
深圳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
2005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
西華大學,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院,蜀學…
岷山巍巍,上應井絡;蜀學綿綿,下親坤維。蠶叢與魚兒,開國何茫然?《山經》…
趙子陽
《大青山文脈:中華文化中的古陰山足跡探究(套裝上下冊)/“多彩北疆”叢書…
海寧市文化館
《海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大觀》是全市非遺項目普查的成果,搜集了在海寧流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