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我該如何活著?
人究竟怎么做才能活得輕松、活得快樂,是從古至今各個宗教都在探討的問題。本章將從這一主題出發(fā),從佛教的角度來徹底研究一下“我究竟該如何活著”。
第一章 你為什么活得這么累?
總是抱著“只有我是重要的”“只有我是正確的”這樣的心態(tài)存活于世,是活得累、活得痛苦的最大原因。接受自己不是最特別的那個人,我們都只是大海中一滴小小的海水,就能擺正心態(tài),活得輕松。
第二章 所有的累都是心累
心累了,不妨接受人生并非一直如你所愿;心累了,不妨接納那些注定無法改變的事;心累了,不妨拋開過去,著眼于當下。
第三章 人怎么才能活得不累?
以慈悲之心對待世間的其他生命,以平常心對待疾病和死亡,以感恩心對待幫助自己生存的一切生命,就能達到內心的安寧、幸福和領悟。
第四章 不沉溺過去,不妄想未來
現代人為了將來的幸福而盲目奔走,甚至放棄了現有的安穩(wěn)和幸福,“再多賺點錢!”“再努力一點!”我們被逼得這么累,再也感受不到任何幸福,并在不滿和悔恨中掙扎。
其實,人生就只有“今天”而已。真正的成功者是“成功地度過今天”的人。要讓自己的今天過得充實,不要將希望放在明天。
第五章 哪種性格的人活得最累?
世上沒有永遠順利或永遠不順的事,也沒有永遠好或永遠壞的事??创挛锾饔^或太極端的人容易活得累。要經常以“如果有什么變化就先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來生活,就能活得輕松。
第六章 煩惱從哪里來?
有人說,富裕的人因為財富而高興。人因為有執(zhí)著的東西所以才快樂,什么都沒有也就沒有快樂。
佛陀說,富裕的人因為財富而煩惱。人因為有執(zhí)著的東西所以煩惱,沒有執(zhí)著的人,也就沒有煩惱。
執(zhí)著的東西越多,煩惱也越多。
第七章 幸虧有苦累,才能知幸福
一旦明白活著只不過是不斷地從一種苦轉變到另一種苦,并做到與“苦”和平共處,那么憂郁、悲傷就會消失,心情就會變得平靜、安寧。
第八章 心不累的活法
世人通常把快樂建立在一些附加的東西上,一定要得到什么東西,才會說“我很幸?!保@是束縛之路,不是自由之路。
佛陀說,長久的幸福是建立在舍棄上的,執(zhí)著就是束縛,放下就是自由。幸福就是為人生做減法,舍棄何嘗不是一種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