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少一點“我認為”,多一點“我發(fā)現”
第1章 法律觀察
1.1 法條也實證?
1.2 三部刑法的統計觀察
1.3 建個數據庫來觀察你的研究對象
1.4 四級罪:劃分與歸類
1.5 類型化處理的規(guī)則:互斥與周延
1.6 除了純正就是不純正?
1.6.1 不作為犯罪的外延邊界
1.6.2 法定不作為犯的基本類型
1.6.3 法定不作為犯的形式特征
1.6.4 法定不作為犯的內容特征
1.6.5 法定不作為犯的經驗定義及其意義
第2章 違法觀察
2.1 學術研究與證據意識
2.2 個案觀察與歸納
2.3 道德冒險:從個案觀察到全景觀察
2.4 絕對數與相對數:法律現象的簡單描述
2.5 區(qū)群繆誤:關于分析單位的常見錯誤
第3章 司法觀察
3.1 樣本意識
3.1.1 抽樣原理
3.1.2 抽樣方法
3.1.3 誤差對策
3.2 法官何以說不?
3.2.1 變更結果的觀察
3.2.2 相關因素的觀察
3.2.3 變更罪名的限制性操作
3.3 均值比較
3.3.1 均值過程
3.3.2 單樣本T檢驗過程
3.3.3 獨立樣本T檢驗過程
3.3.4 配對樣本T檢驗過程
3.4 發(fā)現法官的集體理性:裸刑均值研究
3.5 找到代表性案例:量刑參數研究
3.6 分類匯總
3.7 時間差:案件持續(xù)時間
3.7.1 案件平均持續(xù)天數
3.7.2 案件持續(xù)性的地區(qū)比較
3.7.3 案件持續(xù)性的部門比較
第4章 法律分析
4.1 變量層次:從定性到定量
4.2 交互分析:實證分析的“AK47”
4.2.1 解釋與預測
4.2.2 相關程度
4.2.3 形成新的量化組合
4.3 罪名體系的量化組合
4.4 罪刑關系的全景量化
4.5 生命刑法:視而不見的法律信息
4.6 法社會學:立法者聽誰的?
4.7 詳析分析:用交互分析的升級版解讀婚姻成敗
第5章 違法分析
5.1 防患于未然
5.1.1 違法危害性的量化描述
5.1.2 違法規(guī)律的發(fā)現與利用
5.1.3 違法者的個體測量
5.2 企業(yè)違法的法律風險評估
5.2.1 銀行訴訟的價值階梯
5.2.2 價值階梯的量化
5.2.3 敗訴率與業(yè)務環(huán)節(jié)
5.2.4 敗訴率與風險來源
……
第6章 司法分析
第7章 法律檢驗
第8章 違法檢驗
第9章 司法檢驗
參考文獻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