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木竹雄(1905—1995),日本著名法學家、商法學者,法學博士,日本學士院會員,日本文化勛章獲得者。1928年畢業(yè)于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法學部,隨即留校任教;1957年任東京大學法學部長1966年退休后獲東京大學名譽教授稱號。此外,在任教期間,還曾先后擔任日本法制審議會商法部會會長、日本文部省學術顧問、日本法務省特別顧問。鈴木竹雄的主要研究領域為商法,包括公司法與票據法,特別是在票據法理論研究領域,貢獻尤其突出,不僅對既有的各種票據法理論進行了系統(tǒng)的闡發(fā)與歸結,而且最先提出了著名的票據行為二階段創(chuàng)造說,把票據法理論研究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鈴木竹雄主張,票據行為乃是由票據債務負擔行為與票據權利轉移行為兩個階段行為構成的,前者是無特定相對方的單獨行為,票據債務僅依在票據上之簽名而成立;后者則是將與已成立之票據債務相對應的票據權利,依票據之交付而轉移的行為,持票人由此而取得票據權利。票據行為二階段創(chuàng)造說,為票據權利善意取得提供了新的理論解釋,對票據法理論研究產生了很大影響。鈴木竹雄的著述頗豐,《商法研究》(1、2、3卷,1981年,有斐閣)為其多年來在商法領域潛心研究所作出的重要論文的結集,此外較有影響的代表性著作為《票據法·支票法》(1957年初版、1992年新版,有斐閣法律學全集第32卷)、《商行為法·海商法·保險法》(1993年新版,弘文堂法律學講座叢書)、《幾許山河——商法學者的回想》(1993年,有斐閣)。前田庸(1931—2013),日本著名商法學者,1958年畢業(yè)于日本東京大學法學部,隨即加入鈴木竹雄研究室,師從鈴木竹雄研究商法;1972年任日本學習院大學法學部教授,2002年任日本學習院大學名譽教授。任教期間先后擔任日本法制審議會公司法部會長、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獨立董事、日本商事法務研究會會長、日本銀行金融研究所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