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巖是西藏自治區(qū)貢覺縣與四川省自玉縣交界的金沙江峽谷區(qū),地處橫斷山民族走廊之要塞,文化底蘊深厚,有“格薩爾王避禍”和“古格王朝遺裔落難”的傳說。因地理位置特殊,元以降成為朝廷與噶廈政權的軍事緩沖區(qū)。當地居民性情剽悍,素不屬漢,亦不歸藏,史稱“野番”。清末因夾壩(偷牛盜馬、搶劫殺人)蜂起,危及商旅,先后受到藏軍和新軍的圍剿,被納入國家的版圖,管理權限幾度易手。至今,三巖仍保留著較為完整的父系血緣組織,遺有血.親復仇殘余,夫兄弟婚和妻姊妹婚已是公開的秘密,生計模式簡樸實用,村莊依山而建,碉樓林立,江岸寺庵錯落,人死葬法多樣……獨特的自然資源與文化背景令外界注目?!盾匆皷|南的民族叢書·整體稀缺與文化適應:三巖的帕措、紅教和民俗》承接前人之研究,著力從社會組織、信仰體系、民俗文化等方面描繪真實的三巖,特別提出“整體稀缺”的概念來分析人與環(huán)境的關系,勾勒了當地文化在與時代相適應中的分離與整合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