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濟管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精品課程是怎樣煉成的

精品課程是怎樣煉成的

精品課程是怎樣煉成的

定 價:¥45.00

作 者: 田俊國 著
出版社: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21222153 出版時間: 2014-04-01 包裝: 平裝
開本: 頁數: 264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更像是教學設計原理、教育心理學和作者的教學實踐結合而成的個人認知建構的匯報,理論基礎其實書上都有,多數的案例多是作者在課程開發(fā)和上課的真實實踐,比起生澀的教育學專業(yè)理論書籍要更易讀,結合實踐更緊密;比起野路子的經驗介紹更多一些體系化的梳理和通透的分析。這是一本愛學習的實踐者的教學設計實戰(zhàn)演習報告。作者所做的所有努力,都是為了讓學生的學習更主動,讓課堂更有意思,而這一本,更多地從教學設計和課程開發(fā)角度寫的。

作者簡介

  用友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用友大學校長。曾在數家知名IT企業(yè)擔任過研發(fā)部經理、首席顧問、銷售總監(jiān)、高級企劃經理、分公司總經理等職務。

圖書目錄

目錄
第一章 教學、課程、課堂的重新定義 1
一、認知的假設決定教學的主張 2
1.從行為主義到建構主義 2
2.世界是感知和建構的世界 6
3.將建構主義當成一種信仰 12
二、好課堂猶如拉風箱 20
1.傳統(tǒng)課堂:一個巴掌拍不響 20
2.理想課堂:學員建構的道場 22
3.五星教學:師生要拍花巴掌 26
三、課程開發(fā)像造拉鏈 30
1.好課堂是師生合作的結果 31
2.好課程要氣血順暢 34
3.當烈火遇到濕柴 38
4.五星與“五行”的珠聯(lián)璧合 41
第二章 知識、技能和態(tài)度要區(qū)別對待 45
一、人類對自身認知的突破 46
1.大腦運作機理決定了教學分類 49
2.撬動績效的杠桿 51
二、知識學習貴在有效提取 54
1.有效提取是掌握知識的標志 54
2.掌握知識的五大策略 58
3.知識學習的三道坎 65
4.知識積累的加速效應 66
三、技能掌握要看自動反應 69
1.潛意識反應是掌握技能的標志 70
2.掌握技能的五大策略 75
3.養(yǎng)成習慣的三要點 80
四、態(tài)度改變需要價值重定位 82
1.態(tài)度背后有臺階 83
2.態(tài)度改變故事會 85
3.影響態(tài)度的五要素 88
4.改變態(tài)度的五大策略 95
5.多管齊下 99
第三章 形式、邏輯、過程可無限創(chuàng)新 101
一、給學員豐富而深刻的體驗 102
1.持續(xù)抓住學員注意力是課程設計的關鍵 102
2.豐富而深刻的體驗才能促進轉變 104
3.邏輯給左腦,過程給右腦 107
二、形式:精彩演繹無極限 109
1.形式創(chuàng)新故事會 110
2.好形式的五大標準 115
3.讓人從概念中獲得直接體驗 120
4.向宣教主義說“不” 123
三、邏輯:錯落有致的貫穿 126
1.好課程必須有好邏輯 127
2.五大基本邏輯 131
3.從混沌到有序 134
4.幫助學員建構自己的邏輯 137
四、過程:張弛有度的編排 140
1.過程設計的三足平衡 141
2.過程設計五大策略 143
3.開發(fā)是科學,授課是藝術 149
第四章 精雕細琢的全過程彩排 153
一、需求要深入挖掘和理解 154
1.課程效果不佳有原因 154
2.培訓需求的三個層面 157
3.滿足需求的兩大策略 158
4.培訓需求訪談法 161
5.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165
6.確定課程總體目標 168
二、目標是課程開發(fā)的起點 170
1.四兩撥千斤的課程目標 171
2.目標表述看表現(xiàn) 173
3.表現(xiàn)性目標的表達 176
三、內容要圍繞目標充分延展 179
1.主題閱讀:間接經驗的汲取 180
2.SCORE法則:實踐案例的采擷 184
3.回眸反顧:緊盯目標不放松 191
四、工藝設計的創(chuàng)新實踐 194
1.邏輯梳理有訣竅 195
2.形式創(chuàng)新無極限 197
3.過程編排靠試講 199
五、效果評估與持續(xù)改進 202
1.教學評估設計 203
2.課程的持續(xù)改進 207
3.學員體驗路徑圖 209
第五章 跳出課程開發(fā)看課程開發(fā) 213
一、面向業(yè)務問題的敏捷開發(fā) 214
1.有方向即可組織研討 215
2.有問題即可開研討班 218
3.研討成果加工成課程 219
4.課堂也可以建構課程 220
5.課程不厭百回改 221
6.持續(xù)強化的評估和培訓 222
二、短平快的微課程 224
1.微學習將是常態(tài) 225
2.微課程也要五臟俱全 227
3.碎片和體系 230
三、從課程開發(fā)到培養(yǎng)項目 231
1.學習的境界 231
2.培養(yǎng)項目的不同 233
3.虛擬社區(qū)交流也是學習的重要途徑 237
參考文獻 239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