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悅讀中國
02舞臺下的身影:二十世紀四…
03網(wǎng)絡(luò)公共空間的社會語用生…
04碧山14 食物
05陸羽傳
06基于社交媒體的學術(shù)信息交…
07中國行業(yè)特色研究型大學學…
08社會轉(zhuǎn)型時期公益組織形象…
09橋旅藝術(shù):基于城市記憶視…
10西方電視受眾理論研究
宋志明,吳潛濤 主編
中華民族精神是把中華民族結(jié)成一體的精神紐帶,是全民族的價值共識,是全民族…
可購
(美)許崗 著
許崗博士系“文革”后恢復高考的首屆大學生,1978年被教育部以美國全額獎學金…
朱大可
本書深入探討了盛行于當代中國的流氓話語現(xiàn)象。作者認為,當代中國分為兩個社…
劉芳
這是一項關(guān)于我國民族散雜區(qū)的研究工作,工作中關(guān)注川滇黔交界處苗族社會文化…
劉墨 著
乾嘉學術(shù)或稱“乾嘉學派”,是中國學術(shù)史中最重要的內(nèi)容之一,它博大精深,涵…
孫郁
《百年苦夢:20世紀中國文人心態(tài)掃描》系孫郁先生以20世紀中國文人為考察對象…
孫豐年
本書選取了中國歷史上近百位魅力人物,以排行榜的形式加以評述。全書分為“帝…
王建疆 著
本書立足于中國美學史,在生成論和內(nèi)審美理論的基礎(chǔ)上,運用群舉對比法,結(jié)合…
韓江洪
本書把嚴復話語系統(tǒng)置于他所處的歷史語鏡之下,從話語的角度研究嚴復的翻譯,…
季羨林 著
本書采用以著作為綱的寫法,學術(shù)研究涉及的范圍有印度古代語言,特別是佛教梵…
何滿子 著
《皓首學術(shù)隨筆》系列叢書稱為“學術(shù)隨筆”。所收各篇,門類繁多。這套書敘事…
任繼愈 著
由中華書局出版的《皓首學術(shù)隨筆》系列叢書稱為“學術(shù)隨筆”。所收各篇,門類…
(美)凱瑟琳·奧蘭絲汀 著;楊淑智 譯
話說1697年一個穿紅色連帽披肩的小女孩,在森林里遇見一只狼之后,就在各個時…
陶東風、和磊
引言/1一、文化研究:一個嘗試性的“界定”/1(一)什么是文化?/1(二)…
黃裳 著
可讀可購
王淼 著
《把根留?。赫憬》俏镔|(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的前列思考》主要反映浙江的非物質(zhì)文化…
張隆溪
《同工異曲:跨文化閱讀的啟示》目的不僅在于展示東西方在觀念和主題表現(xiàn)上的…
張中行
這是《負暄瑣話》的續(xù)書,作者取曬太陽時閑話之義,于八十年代前期著文,寫三…
(法)綠蒂 著,馬利紅 譯
本書是根據(jù)法國作家綠蒂的私人日記匯編而成的紀實性文學作品,是錢林森主編的…
黃能馥、陳娟娟
被譽為中國文學“少年諾貝爾文學獎”,畢淑敏、肖復興等著名作家精彩評點。9…
(英)曼德維爾(Mandeville,J.) 著,郭澤…
簡介本書是歐洲中世紀一部極富想象力的散文體虛構(gòu)游記,也是錢林森主編的“走…
魯樞元
在21世紀,生態(tài)學似乎已經(jīng)成為一門“顛覆性的學科”,它將要“顛覆”的是300…
李敖
李敖是世界上最特立獨行的理想主義者,他寫過一百多本書,其中九十六本被查禁…
《讀書》雜志編輯部 編
《讀書2005(套裝共2冊)》雜志是以書為中心的思想文化評論刊物,凡是書及與…
作者取曬太陽時閑話之義,于八十年代前期著文,寫三十年代前期以北京大學為中…
這是一本隨筆性質(zhì)的書。作者取曬太陽時閑話之義,于八十年代前期著文,寫三十…
(美)鄧比 著;葦杭 譯
48歲的影評人鄧比厭倦了被現(xiàn)代媒體割裂成碎片的生活,毅然重返校園,和十八九…
倪湛舸
這個故事里,西蒙叫人心疼,洛克讓人憐惜,就連戲份不多的齊洛都個性鮮明。片…
董健,榮廣潤
自上個世紀80年代后期以來,不論是中國本土戲劇,還是移植自西方的話劇,都遭…
吳戈 著
這篇論文專門研究中國和美國的戲劇交流。這項研究幾十年來有不少人零零星星地…
(法)德日進 著;李弘祺 譯
在《人的現(xiàn)象》中,德日進實現(xiàn)了三重的綜合:物理的世界與心智的世界的綜合;…
王春景,劉瑞新,李亞蘭 編著
文明創(chuàng)造了世界,文化塑造了人類。為了融入世界的過程中少一些困惑和迷茫,多…
(臺灣)李敖
好在我是搞歷史的人,搞歷史的人只曉得追求歷史的真相,不計其他。胡適先生是…
王小波
王小波先生所作的電影劇本《東宮西宮》在阿根廷國際電影節(jié)上獲得了最佳編劇獎…
任永 著
人不在帥,能干就行;錢不在多,流通就行;術(shù)不在高,厚黑就行。這就是其貌不…
朱學勤
《書齋里的革命》中國的“思想短路”從80年代最后一年至今,似乎還沒有停歇的…
劉磊
近代中國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萬方多難之期,濟濟多士,或豪雄壯士,或騷…
中央電視臺再說長江欄目組
33集大型電視紀錄片《再說長江》,力求用真人、實事來表述長江的現(xiàn)狀與歷史性…
《文匯報·近距離》 編
文匯報《近距離》人物專刊自2004年底創(chuàng)刊以來,以每周一期的頻率報道了近百位…
張朝暉 著
現(xiàn)在是一個還沒有長大,就要懷舊的時代;沒有長大,是因為中國還沒有進入現(xiàn)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