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對…
02白話的中國:二十世紀人文…
03圖書館員手冊
04東西問:文明的碰撞與互鑒…
05徐徐道來
06錢穆:現(xiàn)代中國學術論衡
07中國行業(yè)特色研究型大學學…
08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學…
09棚.觀.集:關於竹棚、戲曲…
10碧山15 食物續(xù)
紀錄片《紐帶》團隊 著
《紐帶:東學西鑒四百年》以梳理海外漢學(中國學)的生命歷程為主,通過對四…
可購
[英] 馬丁·雅克 著;孫豫寧,張莉,劉…
隨著西方化高潮的遠去,世界已不再只依據(jù)西方規(guī)范研判一國的文明、發(fā)展和現(xiàn)代…
胡惠林,陳昕,單世聯(lián) 等 編
《中國文化產(chǎn)業(yè)評論(第22卷)》圍繞中國文化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現(xiàn)狀展開多方位的理論…
[美] 馬克·庫什納(Marc Kushner) 著…
一頭奶牛建造的房子會是什么樣?摩天大樓能否一日建成?我們能夠在月球上居住…
熊培云 著
行萬里路,寫一卷書。熊培云以記者的敏銳和學者的深度,詳細記錄了旅日期間的…
可讀可購
阿城 著
新版《常識與通識》與舊版大為不同,新版增添了談話集這一部分,字數(shù)較以往增…
阿城先生散文集,閑談中國世俗與中國小說。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擅長清談的風格。
阿城先生經(jīng)典隨筆集,作者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了旅居意大利威尼斯時的見聞、隨感…
阿城先生經(jīng)典短篇小說集,收錄了70篇作者的短篇小說,其中有十多篇是之前版本…
散文隨筆、談話集。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作者任《華夏人文地理》主編期間…
散文隨筆集。分為文化、電影、繪畫與攝影、音樂、人物等部分,談及的話題十分…
騰訊傳媒研究院 著
我們即將進入一個怎樣的時代?當我們的信息入口被朋友圈霸占……當我們的眼睛…
《阿城文集》分為七冊:《棋王樹王孩子王》內容包括以往版本都有的《棋王》《…
[日] 入江昭 著;王勇萍 譯
天才史學家的通俗讀本!被費正清譽為“非同尋常的天才史學家”,美國當代*杰…
蘇靜 著;蘇靜 編
知中ZHICHINA品牌的第二本紙質出版物——《知中·再認識李小龍》特…
劉瀏 著
由于作者行動不便,所以一路上我們引來了不少關注的目光,這目光中有質疑,有…
《常識與通識》為阿城先生的一部經(jīng)典隨筆。阿城先生近二十年前思考的問題,諸…
陳坤 著
行走,安靜,歸零——三步開始,梳理你的人生。連續(xù)五年,陳坤都會帶領著一群…
許嘉璐
《中國古代衣食住行/大家小書》內部有著嚴謹?shù)慕Y構與層次。如論“頭衣”(帽…
北京外國語大學歐洲語言文化學院 編
《歐洲語言文化研究·第八輯》是北京外國語大學歐洲語言文化學院主辦的學…
楊慶祥,金理,黃平 著
《以文學為志業(yè)》是三位“80后”學人的文學對話錄。該對話錄從自我的閱讀經(jīng)驗…
馬未都 著
史上最有文化的貓長什么樣?他們睡的是明晚期黃花梨羅漢床,坐的是清乾隆紫檀…
郭本城 著
柏楊去世五年之后,其長子郭本城開始動筆,重溫父親的苦難、斗志和皇皇2000萬…
朱思旭 著
本書作者以簡煉的日記體講述了關于國內外酒業(yè)市場的現(xiàn)狀、前景,知名酒企,酒…
搜狐文化 著
馮唐、張嘉佳、張大春、蔣方舟、嚴歌苓、張藝謀、白先勇、孟京輝、馬未都、李…
祝勇
“故宮秘境文叢”描寫了故宮的七處“隱秘角落”:武英殿、慈寧花園、昭仁殿、…
熊曉潔 著
暫缺簡介...
胡適
本書是胡適先生的作品精選集。作為近代中國最富盛名的文化名人之一,胡適的影…
彭健 著
本書以豐富的故事,多維的理論視角,深刻而不失趣味的語言,與您分享“互聯(lián)網(wǎng)…
[美] 德博拉·海登 著;李振昌 譯
《天才、狂人與梅毒》分為兩個部分,上部首先講述在大航海時代,梅毒被殖民者…
劉紹銘 著
《愛玲說》從張愛玲的小說、散文與中英互譯、晚年的“落難”等方面一一論說“…
何懷碩 著
《大師的心靈》是臺灣畫家、藝術理論家何懷碩點評百年中國八大畫家扛鼎之作,…
王賡武 著
王賡武教授的文集《天下華人》主要對“華僑”一詞的起源、歷史著作中的華僑、…
印度尤 著
本書講述一個90后小女孩關于自己與世界的想象,印度,一個神秘的國度,一個正…
魯迅 著
《門外文談/大家小書》著重從魯迅演講和篇軼繁富的雜文中遴選那些凸顯魯迅關…
張燕玲,張萍 編
《今日批評百家:我的批評觀》匯集了1998年至2015年《南方文壇》“今日批評家…
王力
在胡適、魯迅的眼里,他都是最有前途的中國小說家,他與這兩個人的關系卻一熱…
胡頌平 編著
這本書收錄了胡適之先生晚年的言談。胡頌平先生在他隨侍胡適之先生的歲月里,…
這是收藏家馬未都的同名自媒體節(jié)目精選,該節(jié)目在優(yōu)酷上線不到一年,點擊過2…
何勤華
《文化正義論叢》關注當代中國文化生存的制度正義、文化發(fā)展的程序正義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