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自動化技術、計算技術現代控制理論

現代控制理論

現代控制理論

定 價:¥39.00

作 者: 汪紀鋒,黨曉圓,張毅 編
出版社: 人民郵電出版社
叢編項: 21世紀高等院校電氣工程與自動化規(guī)劃教材
標 簽: 其它分類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15331847 出版時間: 2013-1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256 字數:  

內容簡介

  《現代控制理論/21世紀高等院校電氣工程與自動化規(guī)劃教材》主要討論線性系統理論的基礎內容,研究線性系統狀態(tài)的運動規(guī)律以及改變這種運動規(guī)律的可能性與基本方法。全書共分5章,分別介紹了控制系統的狀態(tài)空間模型及其建立問題、線性系統的狀態(tài)解和輸出響應解、線性系統的能控性和能觀性與結構分解及其應用、控制系統的李亞普諾夫穩(wěn)定性理論,最后著重討論了控制系統極點配置、觀測器設計、系統解耦鎮(zhèn)定等綜合理論。各章列舉了大量實際應用例題,強調了基本理論的工程實際應用?!冬F代控制理論/21世紀高等院校電氣工程與自動化規(guī)劃教材》適用于大學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等本科專業(yè)學生,也可供研究生、科研人員以及從事控制工程的技術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暫缺《現代控制理論》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緒論
0.1 現代控制理論概述
0.1.1 控制理論的發(fā)展
0.1.2 現代控制理論與經典控制理論的不同點
0.2 本書主要內容結構
第1章 控制系統的狀態(tài)空間描述
1.1 動態(tài)系統的狀態(tài)空間描述
1.1.1 一般概念
1.1.2 控制系統狀態(tài)空間數學描述(模型)
1.1.3 狀態(tài)空間描述建模實例
1.1.4 關于狀態(tài)空間描述的幾點概念性結論
1.2 數學模型變換
1.2.1 經典時域模型轉換為狀態(tài)空間模型
1.2.2 經典頻域模型轉換為狀態(tài)空間模型
1.3 狀態(tài)變量圖法
1.3.1 直接程序法
1.3.2 并接程序法
1.3.3 串接程序法
1.3.4 框圖法——單一回路處理法
1.4 系統的傳遞函數陣
1.4.1 傳遞函數陣Gs的推證
1.4.2 Leverner計算法
1.5 線性組合系統的狀態(tài)空間描述
1.5.1 子系統的屬性
1.5.2 組合系統的數學描述
1.6 離散時間系統的狀態(tài)空間描述
1.6.1 由離散系統的經典模型求取
1.6.2 由連續(xù)時間系統離散化求取
習題
第2章 線性系統的運動分析
2.1 狀態(tài)方程解的一般概念
2.1.1 系統特征值
2.1.2 狀態(tài)方程的規(guī)范型
2.1.3 狀態(tài)方程規(guī)范化的方法
2.1.4 時不變系統的矩陣指數e羣
2.2 時不變系統的解
2.2.1 自由系統運動分析
2.2.2 強迫系統運動分析
2.3 時變系統的解
2.3.1 自由系統運動分析
2.3.2 強迫系統分析
2.4 系統響應
2.4.1 系統響應的概念
2.4.2 線性系統的脈沖響應函數矩陣
2.5 離散時間系統狀態(tài)方程的解
2.5.1 迭代法(Iterative Method)
2.5.2 z變換法求解
習題
第3章 線性系統的能控性和能觀性
3.1 線性系統的能控性定義
3.1.1 定義
3.1.2 對定義進一步的解釋
3.1.3 關于不能控的定理
3.2 線性連續(xù)系統的能控性判據
3.2.1 線性時變系統的能控性判據
3.2.2 線性時不變系統的能控性判據
3.3 線性定常系統輸出能控性
3.3.1 輸出能控性定義
3.3.2 輸出能控性判據
3.4 線性系統能觀性定義
3.4.1 定義
3.4.2 對定義的解釋
3.5 線性系統能觀性判據
3.5.1 線性時變系統能觀性判據
3.5.2 線性時不變系統能觀性判據
3.6 系統的能控規(guī)范型和能觀規(guī)范型
3.6.1 能控規(guī)范型
3.6.2 能觀規(guī)范型
3.7 線性系統對偶定理
3.7.1 對偶系統
3.7.2 框圖結構
3.7.3 對偶關系
3.7.4 兩對偶系統特征值之間的關系
3.7.5 對偶原理(對偶定理)
3.7.6 傳遞函數陣
3.7.7 對偶系統的狀態(tài)轉移陣
3.8 系統的結構分解
3.8.1 按能控性分解
3.8.2 按能觀性分解
3.8.3 標準分解
3.8.4 實現結構分解的方法
3.9 系統的實現問題
3.9.1 實現
3.9.2 最小實現
3.9.3 最小實現的應用實例
3.10 傳遞函數矩陣G(s)與能控能觀性間的關系
3.10.1 能控能觀性與系統零極點之間的關系
3.10.2 G(s)與能控能觀性間關系的進一步結論
3.11 離散時間系統的能控性和能觀性
3.11.1 線性時不變離散系統的狀態(tài)能控性
3.11.2 線性時不變離散系統的狀態(tài)能觀性
3.11.3 連續(xù)系統離散化后的狀態(tài)能控性和能觀性
習題
第4章 穩(wěn)定性理論
4.1 穩(wěn)定性一般概念
4.1.1 李亞普諾夫第一法——間接方法
4.1.2 李亞普諾夫第二法——直接法
4.2 有界輸入有界輸出系統的穩(wěn)定性
4.2.1 BIBO系統的概念
4.2.2 關于BIBO穩(wěn)定性的定理
4.2.3 BIBO穩(wěn)定性判據
4.3 基于李亞普諾夫意義下的穩(wěn)定性定義
4.3.1 一般定義
4.3.2 時不變系統的穩(wěn)定性
4.4 基于李亞普諾夫第二方法的穩(wěn)定性定理
4.4.1 主穩(wěn)定性定理
4.4.2 不穩(wěn)定性定理
4.4.3 關于李亞普諾夫函數
4.5 系統的李亞普諾夫方程
4.5.1 矩陣的正定問題
4.5.2 李亞普諾夫方程
4.6 非線性系統的穩(wěn)定性定理
4.6.1 克拉索夫斯基法
4.6.2 變量梯度法
4.7 李亞普諾夫函數的非穩(wěn)定性應用
4.7.1 估計收斂速度
4.7.2 解最優(yōu)參數問題
4.8 離散系統的穩(wěn)定性
4.8.1 線性時不變離散系統
4.8.2 非線性離散時間系統
習題
第5章 系統綜合理論
5.1 系統(框圖)結構類型
5.1.1 一般結構形式
5.1.2 開環(huán)系統
5.1.3 閉環(huán)系統的結構形式
5.2 組合系統的性質
5.2.1 并聯結構的性質
5.2.2 串聯結構的性質
5.2.3 反饋結構的性質
5.2.4 各種結構間的性質
5.3 極點配置問題
5.3.1 概念
5.3.2 基于狀態(tài)反饋的極點配置
5.4 狀態(tài)重構問題
5.4.1 觀測器的定義
5.4.2 觀測器的結構
5.4.3 觀測器的存在條件
5.4.4 觀測器的類型
5.5 觀測器設計
5.5.1 觀測器反饋陣G的設計
5.5.2 設計帶有觀測器的狀態(tài)反饋陣
5.6 系統解耦問題
5.6.1 補償器解耦(串聯補償器)
5.6.2 狀態(tài)反饋解耦
5.7 系統鎮(zhèn)定問題
5.7.1 系統鎮(zhèn)定概念
5.7.2 系統鎮(zhèn)定的實現方法
5.7.3 系統可鎮(zhèn)定條件
習題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