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蘇韻薪傳:江蘇歷史文化名…
02圖像場域視角下的當代女媧…
03文化屐痕:歧路集
04寫實與學院:徐悲鴻美術(shù)教…
05中國精神文化大典 文學 …
06瑤族朝踏儀式與文獻
07湛江歷代科舉題名錄
08靈創(chuàng)課堂與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
09思想政治教育大數(shù)據(jù)方法研…
10中華文化傳播(上)
萬繩楠
本書是一部文筆與史實兼具且非常嚴肅的學術(shù)專著。全書以歷史、文學的視角來審…
可購
[澳] 羅伯特·休斯著,[澳] 歐陽昱 譯…
暫缺簡介...
馮天瑜,劉玉堂 主編;周家華 著
長江文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一脈,本叢書旨在全面展示長江文明的千年文脈,追溯…
馮天瑜,劉玉堂 主編;簡梅青,徐士友 著
馮天瑜,劉玉堂 主編;孫正國,鄧瑩輝 著
馮天瑜,劉玉堂 主編;路彩霞,朱曉艷 著
[英]基思·托馬斯,戴雷
本書探究現(xiàn)代英國的禮儀與文化起源,向我們展示近代早期人們特別是英國人如何…
[美]亞歷山大·R. 加洛韋(Alexander …
【圖書簡介】《戰(zhàn)爭游戲》| 編織圖案 | 黑箱理論?穿越計算的前世今生數(shù)字與…
[美]莫里斯·迪克斯坦(Morris Dickst…
本書為美國文學學者、文化史學家莫里斯·迪克斯坦的重要著作,探索…
許麗虹,梁慧
《南宋四雅》是一部深入探討南宋時期生活美學的精彩著作。作者許麗虹和梁慧通…
連闊如
做人太實在,就讀《江湖叢談》!曲藝大師馬連登曾因義子李金斗“做…
蔡秀星 譯
世界上存在三種火:自然火、人為火和工業(yè)火。當代主要的燃燒方式已經(jīng)從自然火…
急腳大師
你以為的大漢文人是什么樣子的?馳騁邊疆?生活輕松?其實,他們也得忙于考試…
肖愛玲,王天航 主編
長安研究歷史悠久、基礎(chǔ)深厚,以漢唐長安為代表的都城研究,其意義超出長安城…
韓香 主編
長安在歷史上可以稱得上華夷會同之所、民族融合之地。從民族關(guān)系的角度認識長…
畢經(jīng)緯 ,張寅 主編
長安地區(qū)留下了大量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相關(guān)考古發(fā)現(xiàn)與研究豐富了長安的文化內(nèi)涵…
劉倉
本書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研究文庫》系列,是作者近二十年來從事新中國文化…
肖愛玲 主編
近十年來,關(guān)于古都長安的研究尤以都城的空間基礎(chǔ)、人的行為選擇、政治架構(gòu)與…
國家圖書館
《革命歷史文獻專題書目(1911—1949)》(全三冊)輯錄1911年至19…
趙逵夫 主編,韓高年 馬世年 副主編
該輯刊主要收錄有關(guān)三皇歷史、齊家文化、石鼓文、《尚書》、《周禮》、《韓非…
韜奮紀念館
“聯(lián)誼通訊”是三聯(lián)書店老員工的共同編寫的一份內(nèi)部刊物?!?/p>
劉中玉主編
本書為《形象史學》第三十輯,《形象史學》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文化…
奚保國
本書聚焦上海浦東的歷史文化和傳統(tǒng)民俗。內(nèi)容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浦東地區(qū)…
石婧 著
隨著國家治理體系和現(xiàn)代化戰(zhàn)略目標的引入,縣級融媒體中心被視為縣域治理的重…
(美)王芳 著
本書講述了耶魯與中國源遠流長的歷史。首先是 19 世紀耶魯畢業(yè)生到中國開辦醫(yī)…
[[英]]安娜·帕沃德
《瘋狂郁金香》是一部關(guān)于郁金香豐富歷史的作品,作者安娜·帕沃德…
聶順新 主編
絲綢之路是歷史時期中國與外部世界交流、交往、交融的主要交通路線。本書選取…
楊燕江
“西南聯(lián)大”是探討“現(xiàn)代中國”繞不開…
北京市文史研究館 編,汪光華 繪,陳丁力 譯…
以北京市文史研究館的歷史風俗畫作品《清末民初北京萬象圖》為藍本,介紹 20…
葛洲子,馮立君 主編
長安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無論是都城時代,還是后都城時代,長安從未淡出過…
尤書英
《永定河史話》于2017年3月第一次出版發(fā)行,出版后得到了社會以及媒體的廣泛…
[法]米歇爾·帕斯圖羅 著,白紫陽 譯
公牛會帶給人們關(guān)于權(quán)力、生命力與繁衍力的印象,因此在上古時期它便成為了很…
蘇利國 著
本書對“唐前期文學與文化共同體建設(shè)”這一話題進行了詳實…
黃田園 主編
這是一本匯集60多位南僑機工后人及相關(guān)人士的文章,緬懷南僑機工英雄事跡并記…
張勃
《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chǎn)圖典》系列圖書共六冊,沿著“北京中軸線從哪…
〔美〕斯蒂芬·J.派恩(Stephen J. Py…
在地球的悠悠歲月中,萬物生生不息,自有生命出現(xiàn)以來,火就一直蓬勃旺盛地燃…
譚元亨
武斌
本書稿是武斌文明史公開課叢書之一,系統(tǒng)闡述了中華文化起源、發(fā)展、傳承的歷…
苑基榮 著
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印度在未來十年大概率成為世界第三大經(jīng)濟體,印度崛起…
羅銘泉
本書以古希臘思想家的一句名言“人啊,認識你自己!”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