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殤(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史學研究)》講述了: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中國,政治跌宕起伏,運動接連不斷,社會處于急劇變革中,與此相應,中國史學也進行著前所未有的變革。在此過程中,一波接一浪的史學批判成為中國史學發(fā)展史上特有的現象,成為這一時期中國史學的重要表現形式,演繹出一段激情與頹喪、光榮與屈辱、愉悅與辛酸并存的歷史。那么,史學批判是如何形成,又是怎樣歧變的呢?它的后果與作用如何?對新中國史學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有哪些可以借鑒的經驗教訓?如何認識和評價史學批判?《史殤(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史學研究)》以史學批判作為研究對象,力求以客觀公正的態(tài)度、嚴謹認真的精神分析評價史學批判,從多方面揭示史學批判形成的背景和條件,理清史學批判的歧變脈絡,分析史學批判發(fā)動的背景和原因、發(fā)展階段、主要內容、結果和影響以及特點等,剖析史學批判的性質、任務、方法、理論武器、批判的主體與客體、指導方針,最后闡述史學批判的后果和影響,總結史學批判的經驗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