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史學家司馬光組織編寫的一部規(guī)模空前的編年體史學巨著,由宋神宗取意“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而親賜名。司馬光自幼酷愛史學,“嗜讀不厭”。屢次深切感受到歷代史籍冗雜,并且除了《史記》之外多數都是斷代史,不便參閱,使學習歷史的人感到很困難,同時他為了給封建統(tǒng)治者提供借鑒,于是決定動手編一部“刪削冗長,舉撮機要,專區(qū)國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為法,惡可為戒”的史書,并確定此書的宗旨是“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嘉善矜惡,取是舍非”。宋英宗三年(1066年),他將記載戰(zhàn)國、秦朝歷史的《通志》呈進朝廷,獲得賞識,并受詔設局續(xù)編。宋神宗曾專聽司馬光進讀書稿,并御撰書序,以示鼓勵。元豐七年,全書完成,歷時19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