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濟管理經濟貿易經濟中國貿易失衡問題:基于跨時貿易理論的研究

中國貿易失衡問題:基于跨時貿易理論的研究

中國貿易失衡問題:基于跨時貿易理論的研究

定 價:¥39.80

作 者: 熊芳 著
出版社: 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50411678 出版時間: 2013-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178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從跨時貿易理論出發(fā),通過理論分析解析了跨時貿易模式的主要決定因素即跨時比較優(yōu)勢和跨時消費偏好。本書進一步結合中國的數(shù)據(jù),應用時間系列的協(xié)整分析和格蘭杰因果檢驗找到了影響我國跨時比較優(yōu)勢和跨時消費偏好的具體因素及其背后的傳導機制。本書通過英國、美國、德國和日本百余年貿易失衡演進歷史的國際比較找到了各國經常賬戶順差、逆差轉換背后的原因,并通過各國貿易失衡結構的國際比較得出了我國貿易失衡的一般性與特殊性。本書還分析了我國貿易失衡的經濟效應,并提出了針對調整我國跨時比較優(yōu)勢和跨時消費偏好的治理意見。我國持續(xù)的貿易順差始于1994年,持續(xù)至今近20年的歷史。以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為主的、持續(xù)的貿易順差與美國、歐洲國家持續(xù)的貿易逆差一起構成了世界經濟的失衡。中國的貿易失衡是世界經濟失衡的一部分,除因受亞洲金融危機和中國入世的影響的短暫幾年外,我國的貿易順差持續(xù)增長。尤其是2005年,貿易順差加速增長,較2004年增長了218%。2005年也是中國“雙順差”格局的一個轉折點,2005年前中國主要是資本項目順差,2005年后主要表現(xiàn)為經常項目順差,其中最主要的又是貿易順差。自2009年開始,我國貿易失衡的總體規(guī)模呈下降趨勢但仍然保持較大順差。

作者簡介

  熊芳,女,1979年4月生,湖北荊州人。畢業(yè)于暨南大學國際貿易專業(yè),經濟學博士?,F(xiàn)任教于長江大學經濟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系講師。從事的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貿易理論與國際經濟關系。近幾年在《國際經貿探索》、《現(xiàn)代經濟探討》等CSSCI核心期刊公開發(fā)表學術論文數(shù)篇。

圖書目錄

1 導論
1.1 選題背景與意義
1.2 概念的界定
1.2.1 貿易失衡與經常賬戶失衡
1.2.2 貿易失衡的結構
1.2.3 跨時貿易與跨期方法
1.3 本書的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
1.4 本書的主要創(chuàng)新與不足
1.5 需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2 文獻綜述
2.1 國外文獻綜述
2.1.1 內、外均衡理論
2.1.2 國際收支失衡成因的理論分析
2.1.3 國際收支失衡的實證分析
2.2 國內文獻綜述
2.2.1 全球經濟失衡的成因分析
2.2.2 關于中國貿易失衡成因的研究
2.2.3 中國貿易失衡的實證檢驗
2.2.4 中國貿易失衡的治理
2.3 本章小結
3 跨時貿易理論分析
3.1 跨時貿易的模式
3.2 跨時貿易的影響因素及其傳導機制
3.3 跨時貿易的效應
3.3.1 跨時貿易所得
3.3.2 跨時貿易的風險
4 我國貿易失衡的現(xiàn)狀與結構分析
4.1 我國貿易失衡的現(xiàn)狀
4.2 我國貿易失衡的歷史背景
4.3 我國貿易失衡的結構
4.3.1 貿易失衡的貿易方式結構
4.3.2 貿易失衡的主體結構
4.3.3 貿易失衡的商品結構
4.3.4 貿易失衡的國別結構
4.3.5 貿易失衡的形態(tài)結構
4.4 本章小結
5 貿易失衡的國際比較
5.1 英國的貿易失衡
5.1.1 英國貿易失衡歷史的演進
5.1.2 金本位制下英國的貿易失衡
……
6 我國貿易失衡影響因素的實證檢驗
7 我國貿易失衡的影響因素的傳導機制分析及趨勢預測
8 我國貿易失衡的經濟效應
9 結論與建議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