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民事習慣法對社會的控制》基于法律多元化和社會控制的理論,以歷史學、法學、社會學相結合的視角,立足于清末民初的歷史語境,圍繞清末民初我國19個省份民事習慣調查材料的搜集與整理,就民間社會永佃權與一田兩主、典、賣與抵押、招貼、贍養(yǎng)、女子的被侵害、宗嗣繼承等問題中的習慣法作用進行分析與研究,較為深刻地展現(xiàn)了清末民初民事習慣法對社會的有效控制。同時,總結了清末民初習慣法的特征及其存在的歷史與現(xiàn)實原因,分析了處于轉型時期的清末民初民事習慣法的遭遇,闡釋了清代民事習慣法與國家法的關系,探討了當今社會習慣法依然存在的現(xiàn)象,并且提出如何實現(xiàn)習慣法與國家法良性互動的一些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