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論美國》較系統(tǒng)、完整地摘編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對美國的有關論述,匯總了他們在不同歷史時期對美國的概況、獨立戰(zhàn)爭、南北戰(zhàn)爭、資本主義發(fā)展、工人運動等方面的基本看法,反映了他們在上述方面的思想和理論貢獻。論述發(fā)表時限為19世紀中期至20世紀上半期。關于編撰體例作如下說明:1.本書由八部分組成,每部分設三級標題。一級標題為重大主題,二級標題為分類專題,三級標題為論述的關鍵詞句。本書以論述寫作時間為“經”,以體現論述內在邏輯關系的分類專題為“緯”進行編排,以系統(tǒng)反映馬列主義的科學內涵。2.本書編者在摘編時,以論述刊載的最新版本為先,新版本未收錄的相關內容則從舊版本中摘選。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摘編,首先使用《馬克思恩格斯文集》十卷本的譯文,其次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目前已出版21卷)和《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版(4卷),最后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l版(總計50卷)。列寧著作的摘編,使用《列寧專題文集》(5卷)和《列寧全集》第2版(60卷)。斯大林著作的摘編,采用《斯大林全集》(13卷)和《斯大林文集》(1卷)。3.每一篇目均設有主題句。主題句摘錄的原則是遵從原文,盡量使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原話;少部分主題句經編者提煉,取其要義。在摘選論述段落時,本書注重所選論述與前后文的內在邏輯,努力保持所摘選論述原意的完整和全面,避免斷章取義或產生歧義。摘選的正文后標有原文的篇目、寫作時間、著作名、卷次、頁碼等信息,以便增加讀者對所選言論相關信息的了解。4.《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論美國》腳注中的“編者注”是原版著作編者所加,“本書編者注”是本書編者所加,未說明編者加的腳注是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的原注。5.由于譯者、出版社、出版年代的不同,本書中有時會出現同一人卻有不同譯名的現象,或者現在已經棄用的詞語寫法,為保留原譯文,編者沒有進行統(tǒng)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