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需要更多像鄧平壽這樣不像官的好干部(代序)
從農民的兒子到虎城鎮(zhèn)長
農家少年
鄧平壽的兩個姐姐出嫁很早,哥哥4歲時突然“抽風”成了癡呆兒,他小小年紀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擔,替父母分擔家里的困難。
鄉(xiāng)村鍛煉
一個小孩子拿的工分竟然和大人一樣,鄧平壽在全生產隊是第一個,也因此贏得了鄉(xiāng)親們的信任和贊賞。
鄉(xiāng)鎮(zhèn)干部
1981年,鄧平壽出任原波漩鄉(xiāng)鄉(xiāng)長。一個沒有任何家庭背景的農村孩子竟然當上了鄉(xiāng)長,鄧平壽和父母都非常開心,從內心深處對黨充滿感激。
一輩子都在努力學習的好干部
模范學員,
鄧平壽不想錯過這么好的學習機會,不僅堅持要當編內學員,而且堅持參加面授聽課,每堂課都很認真,全身心投入。
“釘子”精神
功夫不負有心人,鄧平壽以驚人的毅力,合理安排時間,頑強地堅持學習,終于以優(yōu)異的成績圓滿完成學業(yè),成為虎城第一個中專班的一名優(yōu)秀學員。
學以致用
鄧平壽不僅自己熱愛學習,而且鼓勵、督促甚至“逼著”鎮(zhèn)里的干部們去學習,他常拿毛主席的話給大家“施加壓力”,為自己增加動力。
處理親友的問題更考驗一個干部
一張存單
在鄧平壽的一再堅持下,盧典平只好主動到鎮(zhèn)計生辦交了社會撫養(yǎng)費。因為盧典平當時手頭比較緊,只好用定期存單做抵押,鄧平壽先替外甥墊上錢交了。
六親不認,
由于鄧平壽對親戚都做到了一視同仁,虎城鎮(zhèn)的計劃生育工作搞得有條不紊,在全縣一直處于領先位置,多次受到市縣有關部門的表彰。
家徒四壁
只有到了鄧平壽家里,我才真正對清貧這個詞有了更真切的認識。用“家徒四壁”來形容鄧平壽的家,一點也不過分。
他倒下那天還把老百姓裝在心里
周末下鄉(xiāng)
自從來到虎城鎮(zhèn)工作,廖銘已經習慣了一大早接到書記的電話,不管是工作日還是休息日,難得能好好休息一天。
累病倒下
止住疼的鄧平壽感覺好了一些,他不愿轉院,說回去休息一會兒好下村,就掀開被子站了起來準備回去。
最后時刻
袁永福沒有想到,鄧書記的最后一個電話,就是打給他的,是牽掛著村里鄉(xiāng)親們的桑蠶。
……
為百姓修好致富路:干什么都愿意
困難鄉(xiāng)親們的回憶:鄧書記比親人還親
虎城百姓:我們從來沒把鄧書記看成什么官
在虎城創(chuàng)業(yè)興業(yè)的人:請鄧書記吃頓飯?zhí)y了
我一定要讓虎城的鄉(xiāng)親們過上好日子
他面對利益、榮譽和官位時心里只有老百姓
虎城干部:沒有好班長就沒有我們這個好班子
好干部在家里也是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
他感動了中國:新時期共產黨員的優(yōu)秀楷模
后記永遠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