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生命苦樂,取決于心的容量
生命的痛苦是鹽,它的咸淡取決于盛放它的容器。心是苦的,生活便如苦海無邊;心是甜的,生命處處都是曼妙風景。
第一章 人之所以會心累,是因為欲望太多
疲憊來源于內心無盡的欲望。人之所以不能心平氣和地生活,不能體會到生活的快樂和幸福,是因為沒有及時將內心無盡的欲望驅除,沒有制止內心對外物的追求。若想活得快樂、幸福,過得心安理得,就必須及時驅除內心的貪念,這也是獲得自由人生的根本!
1.欲望滋生一切煩惱
2.心頭貪念越多,羈絆越大
3.欲望越盛,心靈的負擔越重
4.痛苦,源于執(zhí)著于錯誤的東西
第二章 人之所以會煩惱,是因為計較太多
生活中的許多煩惱大多來源于計較心。我們只有不去計較,以寬容的心態(tài)面對一切,才能告別瑣碎與平庸,才能不去鉆牛角尖,才能不為了面子而耿耿于懷,才能不將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放在心上,才能笑看名與利、得與失。不計較,如同為自己的心靈上了一道防護線,使自己不主動去制造煩惱。即便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也能泰然處之。
1.記住,世上沒有絕對的公平
2.事事都計較,就丟失了快樂
3.要學著去珍惜,不要亂比較
4.倒掉鞋里的沙,輕裝上陣
5.吃虧是福還是禍
第三章 人之所以會抱怨,是因為私心太多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我們之所以有時會沉浸在不幸、挫折和磨難的悲傷中,并心存怨恨,是因為我們的私心太多。一個人的私念太多,內心就會被負面情緒所侵擾,就會心生抱怨。抱怨是一劑慢性心靈毒藥,面對生活的不如意,若只會抱怨,生活就會越加瑣碎乏味。與其抱怨別人,不如從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開始。心快樂了,生命就如陽光一樣燦爛。
1.苦水越倒,心越苦
2.遇到麻煩,不必心煩
3.承受生命中的不幸
4.每一次挫折都是成功的砝碼
5.不因錯過而憂傷
6.缺憾,賦予生命的動力
7.動力源自壓力
第四章 人之所以會糾結,是因為猶豫太多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于徘徊在堅持和放棄之間,因為取舍不定,所以心靈會備受煎熬。對于不屬于自己的東西,我們完全可以放手,這樣才能將自己從猶豫不決的痛苦中解脫出來。放棄和堅持只在一念之間,果斷地作出決定,堅持該堅持的,放棄該放棄的,才能徹底斬斷內心的糾結,才會重新獲得一個全新的自己,找到自己的心靈歸宿。
……
下篇 心如蓮花,才會一路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