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倫理學(道德學)佛教倫理學導論:基礎、價值與問題(全二冊)

佛教倫理學導論:基礎、價值與問題(全二冊)

佛教倫理學導論:基礎、價值與問題(全二冊)

定 價:¥88.00

作 者: (英)彼得·哈維 著,李建欣,周廣榮 譯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倫理學 哲學 哲學/宗教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32561056 出版時間: 2012-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8開 頁數: 全2冊 字數:  

內容簡介

  《佛教倫理學導論:基礎、價值與問題(套裝共2冊)》以清新簡潔的風格為那些對佛教沒有太多了解的讀者而寫。它對佛教倫理學的性質及其演變進行細致而深入的分析和描述,既考慮到各個佛教傳統(tǒng)之間共同的主題,同時也不忽視它們各自的特色。該書在對佛教倫理學的共同基礎和核心理念進行詳細分疏的基礎上,不惜把大量的筆墨都放在佛教倫理學對當前全球所關注許多問題的分析上:諸如人類與自然的關系、經濟、戰(zhàn)爭與和平、安樂死、流產、男女平等和同性戀等等。該書作者充分利用佛教經典和有關佛教徒行為的歷史記載以及當代記錄,描述了現在的佛教倫理學并對其各種觀點進行評述,作者還把佛教倫理學應用到一些新的領域中去。

作者簡介

暫缺《佛教倫理學導論:基礎、價值與問題(全二冊)》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銘謝 中文版序言 導論 第一章 佛教倫理學的共同基礎 一、指導佛教徒的文獻 二、輪回與業(yè) 1.輪回諸界 2.業(yè)與果報 3.業(yè)之定律的重要性及其功能 4.行為的“業(yè)報” 5.業(yè)報與動機 6.作為無上的“業(yè)報福田”的僧伽 7.業(yè)與宿命論 8.業(yè)之作用的靈活性 (1)延遲的業(yè)報 (2)品質的影響 (3)懺悔與認錯 9.輪回、業(yè)與動機 三、四圣諦 1.苦 2.無常 3.無我與尊重他人 4.八正道 5.圣者 6.關于圣道倫理學的地位 7.智慧、靈巧和有益的行為 8.“超越產生業(yè)報和致命行為”的阿羅漢 四、行為哲學 1.區(qū)分善惡行為的標準 2.與西方倫理體系的比較 3.意圖、知識與行為的有害程度 五、結論 第二章 佛教的核心價值 一、布施 共享業(yè)報 二、持守優(yōu)婆塞戒 1.第一戒:不殺生 2.第二戒:避免偷盜和欺騙 3.第三戒:避免奸淫 4.第四戒:避免說謊和其它錯誤的言論 5.第五戒:自制 6.戒律和持戒的性質 7.持守部分戒律與破戒的問題 8.持守其他的戒律 三、僧尼的價值觀念 1.禁欲 2.僧尼生活的作用 3.僧尼的戒律 4.和諧、共享與精神友誼 四、人際關系倫理學 1.父母與孩子 2.其他關系 3.婚姻關系 五、慈愛與悲憫 …… 第三章 大乘佛教的重點與適應 第四章 如何對待自然界 第五章 經濟倫理 第六章 戰(zhàn)爭與和平 第七章 自殺與安樂死 第八章 墮胎與避孕 第九章 男女平等 第十章 同性戀及其他形式 參考文獻 索引 譯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