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夢龍(1574年—1646年),字猶龍,又字子猶,號龍子猶、墨憨齋主人、顧曲散人、茂苑野史等。南直隸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少年時就很有才情,受叛逆思想家李卓吾影響,思想非常開放。他博學多聞,為同輩所欽服。為人曠達,不拘一格。曾與文震孟、姚希孟、錢謙益等名人結社作文。屢考科舉不中,落魄奔走,以坐館教書為生。直到崇禎三年(1630),他五十七歲時才補為貢生,次年破例授丹徒訓導。崇禎七年(1634)升任福建壽寧知縣。四年以后回到家鄉(xiāng)。清兵南下時,他以七十高齡四處奔走宣傳反清,刊行《中興偉略》諸書。清順治三年(1646)春憂憤而死,一說被清兵所殺。馮夢龍除了寫詩文,主要精力在于寫歷史小說和言情小說,他的詩集《七樂齋稿》已散佚,但值得慶幸的是由他編纂的三十多種著作得以傳世,為我國文化寶庫留下了一批不朽的珍寶。其中除世人皆知的“三言”外,還有《新列國志》、《增補三遂平妖傳》、《古今烈女演義》、《智囊》、《古今談概》、《太平廣記鈔》、《情史》、《墨憨齋定本傳奇》以及許多解經、紀史、采風、修志的著作,而以編著“三言”的影響最大最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