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礦業(yè)工程中國中低豐度天然氣資源大型化成藏理論與勘探開發(fā)技術

中國中低豐度天然氣資源大型化成藏理論與勘探開發(fā)技術

中國中低豐度天然氣資源大型化成藏理論與勘探開發(fā)技術

定 價:¥189.00

作 者: 趙文智 等著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地球科學 地質學 自然科學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030373083 出版時間: 2013-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52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中國中低豐度天然氣資源大型化成藏理論與勘探開發(fā)技術》為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973”計劃)“中低豐度天然氣藏大面積成藏機理與有效開發(fā)的基礎研究”項目(編號2007CB2095)研究成果,由三篇組成:第一篇,中國中低豐度天然氣資源大型化成藏的地質理論與資源分布,系統(tǒng)論述了中低豐度天然氣藏群大型化成藏的機理和分布規(guī)律,初步構建了中低豐度天然氣資源形成的地質理論;第二篇,中低豐度天然氣藏地震識別理論、技術及應用,重點探討了低孔滲、部分飽和氣的介質中地震波傳播規(guī)律,闡述了新的理論模型和針對性的氣藏識別配套技術及應用實例;第三篇,中低豐度天然氣藏有效開發(fā)基礎理論與關鍵方法技術,重點介紹了“甜點富集區(qū)”客觀描述、雙(多)重孔隙介質非線性流動機制、開發(fā)模式和井網優(yōu)化、水平井分段壓裂與轉向均勻酸化酸壓儲層改造方面的技術研究成果?!吨袊械拓S度天然氣資源大型化成藏理論與勘探開發(fā)技術》可供從事天然氣勘探開發(fā)的科研人員、高校師生、油田生產部門的技術和管理人員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趙文智,男,1958年8月生,河北省昌黎縣人。1982年元月畢業(yè)于西北大學地質系,1984年獲中國石油勘探開發(fā)研究院石油地質與勘探碩士學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博士生導師。現(xiàn)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勘探技術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公司勘探與生產分公司副總經理,國家“973”天然氣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油氣重大科技專項“海相碳酸鹽巖”領域項目長。從事油氣地質與勘探研究28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4項,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部級油氣重大發(fā)現(xiàn)獎1項;出版專著6部,發(fā)表論文近70篇。2000年以來先后獲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孫越崎能源科技大獎、何梁何利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獎等。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篇  中國中低豐度天然氣資源大型化成藏的地質理論與資源分布
 第一章  中國天然氣資源類型與地質特征
    第一節(jié)  中國天然氣資源類型
    第二節(jié)  中低豐度天然氣資源的地位
    第三節(jié)  中低豐度天然氣資源的形成條件與分布特征
    第四節(jié)  小結
 第二章  中低豐度天然氣資源大型化成藏的烴源基礎
    第一節(jié)  大型化成藏的主要氣源灶類型
    第二節(jié)  煤系氣源灶的演化與生排氣潛力
    第三節(jié)  海相克拉通盆地氣源灶的演化與生、排氣潛力
    第四節(jié)  小結
 第三章  中低豐度天然氣資源大型化成藏的儲集體與生儲蓋組合特征
    第一節(jié)  中低豐度天然氣藏形成的儲集體特征
    第二節(jié)  碎屑巖儲集體大型化發(fā)育的地質基礎
    第三節(jié)  碎屑巖儲集體大型化發(fā)育的地質特征
    第四節(jié)  碳酸鹽巖儲集體大型化發(fā)育的基本特征
    第五節(jié)  中低豐度天然氣藏形成的有利生儲蓋組合類型
    第六節(jié)  對中低豐度氣藏群邊界的討論
    第七節(jié)  小結
 第四章  中低豐度天然氣資源大型化成藏機理
    第一節(jié)  天然氣運移充注的基本方式
    第二節(jié)  非均質儲集體中“甜點”富氣機理
    第三節(jié)  中低豐度氣藏群大型化成藏的主要機理
    第四節(jié)  小結
 第五章  中低豐度天然氣資源的分布與潛力評價
    第一節(jié)  中低豐度天然氣資源的分布特征
    第二節(jié)  重點盆地天然氣資源潛力
    第三節(jié)  中國陸上重點地區(qū)中低豐度天然氣資源概算
    第四節(jié)  小結
第二篇  中低豐度天然氣藏地震識別理論、技術及應用
 第六章  中低豐度天然氣藏特點與地震識別難點
    第一節(jié)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第二節(jié)  存在的問題
    第三節(jié)  中低豐度氣藏地震識別難點
    第四節(jié)  中低豐度氣藏地震識別的關鍵是預測含氣飽和度
    第五節(jié)  小結
第七章  中低豐度天然氣藏地震識別理論基礎
    第一節(jié)  地震波理論基礎
    第二節(jié)  雙重孔隙介質地震波傳播方程
    第三節(jié)  非均勻介質Biot-Rayleigh理論
    第四節(jié)  最大弛豫飽和度模型
    第五節(jié)  反射系數(shù)頻散
    第六節(jié)  小結
 第八章  中低豐度天然氣藏地震有效識別技術
    第一節(jié)  延拓法單程聲波方程密度反演及儲層孑L隙度估計
    第二節(jié)  復雜結構孔隙性碳酸鹽巖儲層物性預測技術
    第三節(jié)  聲波阻抗梯度(A1G)氣藏識別技術
    第四節(jié)  指數(shù)泊松比流體因子氣層識別技術
    第五節(jié)  PGT含氣飽和度地震預測技術
    第六節(jié)  基于地震數(shù)據(jù)的AIS模板含氣飽和度地震預測技術
    第七節(jié)  小結
 第九章  中低豐度天然氣藏地震識別實例
    第一節(jié)  四川盆地大川中須家河組致密砂巖氣藏識別
    第二節(jié)  龍崗超深層碳酸鹽巖礁灘氣藏地震識別
    第三節(jié)  小結
第三篇  中低豐度天然氣藏有效開發(fā)基礎理論與關鍵方法技術
 第十章  中低豐度碎屑巖氣藏開發(fā)特征與技術對策
    第一節(jié)  中低豐度碎屑巖氣藏有效開發(fā)面臨的主要問題
    第二節(jié)  中低豐度碎屑巖氣藏“甜點富集區(qū)”描述
    第三節(jié)  中低豐度碎屑巖氣藏非線性滲流特征
    第四節(jié)  中低豐度碎屑巖氣藏開發(fā)模式
    第五節(jié)  中低豐度碎屑巖氣藏規(guī)模有效開發(fā)技術
    第六節(jié)  中低豐度碎屑巖氣藏有效開發(fā)技術的應用
    第七節(jié)  小結
 第十一章  火山巖氣藏有效開發(fā)理論及配套技術
    第一節(jié)  火山巖氣藏開發(fā)面臨的主要問題及技術對策
    第二節(jié)  火山巖氣藏有效開發(fā)基礎理論
    第三節(jié)  火山巖氣藏儲量高效開發(fā)技術
    第四節(jié)  火山巖氣藏有效開發(fā)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的應用
    第五節(jié)  小結
 第十二章  中低豐度氣藏水平井高效改造基礎方法與技術
    第一節(jié)  中低豐度氣藏水平井高效改造面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
    第二節(jié)  中低豐度氣藏水平井高效改造技術基礎
    第三節(jié)  中低豐度氣藏水平升高效改造技術與應用
    第四節(jié)  小結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