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緒論
1.1 問題的提出
1.2 國內外研究述評
1.2.1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2.2 文獻評析
1.3 研究框架
1.3.1 研究目標和主要內容
1.3.2 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術路線
1.3.5 章節(jié)安排
1.4 創(chuàng)新點
2 煤礦安全文化理論基礎及我國煤礦的建設現(xiàn)狀
2.1 安全文化
2.1.1 安全文化的理論起源與發(fā)展
2.1.2 安全文化內涵和特征
2.1.3 安全文化與安全氛圍
2.1.4 安全文化與企業(yè)文化
2.1.5 安全文化與安全管理
2.2 煤礦安全文化
2.2.1 煤礦安全文化構成
2.2.2 煤礦安全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機制
2.3 我國煤礦安全文化建設現(xiàn)狀
2.3.1 領導重視不夠
2.3.2 理解存在誤差
2.3.3 方法有待改進
2.4 我國煤礦安全文化系統(tǒng)的概念界定
2.5 小結
3 煤礦安全文化影響因素分析
3.1 安全文化的影響因素概述
3.1.1 安全文化影響因素統(tǒng)計
3.1.2 安全文化影響因素的其他研究
3.2 煤礦安全文化影響因素理論研究
3.2.1 煤礦安全文化內部影響因素
3.2.2 煤礦安全文化外部影響因素
3.3 解釋結構因素關系圖分析
3.4 問卷量表的編制和數(shù)據(jù)獲取程序
3.4.1 問卷量表編制
3.4.2 問卷的內容及維度設定
3.4.3 調研以及數(shù)據(jù)獲取程序
3.5 量表問卷的基本面分析
3.5.1 量表問卷回收率
3.5.2 樣本基本特征分析
3.5.3 數(shù)據(jù)可靠性分析與檢驗
3.5.4 量表問卷的效度、信度分析
3.6 各變量之間的相關性分析
3.7 實證研究中各影響因素的主要結果分析
3.8 小結
4 煤礦安全文化形成機理分析
4.1 煤礦安全文化形成機理的理論基礎
4.1.1 復雜社會技術系統(tǒng)中的安全文化
4.1.2 知識的類型及其特征
4.1.3 系統(tǒng)經濟學基本原理
4.1.4 自組織理論原理
4.2 煤礦安全文化系統(tǒng)構成要素及其關系
4.2.1 系統(tǒng)構成分析
4.2.2 觀念文化的核心作用
4.2.3 其他構成要素的相互關系
4.3 煤礦安全文化形成過程及演化機理
4.3.1 企業(yè)文化形成理論總結
4.3.2 企業(yè)內外部因素作用機理
4.3.3 煤礦安全文化演化路徑
4.4 小結
5 煤礦安全文化形成機理的動力學建模與仿真
5.1 建模目的
5.2 建模原理
5.3 重要反饋回路跟蹤及性質分析
5.4 系統(tǒng)流圖及重要變量關系的確定
5.5 模型系統(tǒng)的安全文化形成仿真
5.5.1 變量間關系的確認
5.5.2 模型系統(tǒng)的仿真
5.6 小結
6 結論與展望
6.1 主要研究內容和基本結論
6.1.1 煤礦安全文化新的內涵界定
6.1.2 煤礦安全文化的影響因素層面
6.1.3 煤礦安全文化的形成機理層面
6.2 提高我國煤礦安全文化水平的政策建議
6.3 研究的局限性
6.4 未來研究展望
附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