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諾齊克前期政治思想的背景與要義
第一節(jié) 復興當代政治哲學的《正義論》
第二節(jié) 《無政府、國家與烏托邦》:思想概述
一、第一部分的論證結構
二、第二部分的論證結構
三、第三部分的論證結構
四、總結
第二章 “最小國家”理論的內部沖突
第一節(jié) 權利的義務論與不容侵犯的權利場
第二節(jié) 不容侵犯的權利場VS三位一體的保護
一、“三位一體”的保護——懲罰、先制與預防
二、“權利”與“保護”的沖突
第三節(jié) “最小國家”的保護費困境
一、權利的易損性
二、四人模型
三、定價難題
第三章 “權利的義務論”的貧困
第一節(jié) 未被觸及的“矯正原則”及其后果
一、諾齊克的正義論一一資格理論
二、闡明矯正原則會導致的三個后果
第二節(jié) 最小國家無能為力的平等問題
一、偏好平等的心理基礎
二、社會不公在多大程度上是制度問題
第三節(jié) 社會發(fā)展導向的不作為:機器人政治
第四章 轉向:回歸“權利的功利主義”
第一節(jié) 結合義務論與目的論
第二節(jié) 權利(場)的發(fā)展觀
第三節(jié) 個人與社會的紐帶
第四節(jié) “四層倫理”
第五章 諾齊克轉向所揭示的問題
第一節(jié) 權利的功利主義——只是一個標簽
一、作為權利的功利主義者的羅爾斯
二、“權利功利主義者”對諾齊克的批評
三、無可無不可的“權利的功利主義”
第二節(jié) 實質正義——不過是一個信念
一、規(guī)范即斷言
二、道德的原罪:暴力
三、價值傾向下的實質正義
第三節(jié) 價值多元化背景下無休止的意識形態(tài)紛爭
一、人性
二、民主
第四節(jié) 制度的失靈
一、柏拉圖:民主意味著混亂與動蕩
二、亞里士多德:民主是倒數第三壞的制度
三、柏克:直接民主的惡果就是暴力革命
四、托克維爾:警惕民主所產生的多數人的暴政
五、宗派政治
六、必要的惡
第六章 權利的功利主義視野下的政治家與政治行動
第一節(jié) 政治現實與政治理想的鴻溝
一、現實主義
二、理想主義
……
結語:“中道”在哪里?
參考文獻
后記:
致 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