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食品安全與健康
民以食為天,食物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在中國人剛剛“吃飽”,準備向“吃好”過渡的今天,食品安全問題卻像一記記大石,在平淡的飲食湖水中驚起一圈圈漣漪。食品安全問題如今已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重要問題,就像是耳邊的一個警鐘,不斷地提醒著人們關注食品安全、關注健康。
不良飲食與癌癥
垃圾食品的“難言之隱”
食物需足慮,餐具要留心
巧選食品攤販,安全衛(wèi)生無患
保健品會讓身體更健康嗎
保證食品安全的方法
日常防菌和防蟲是重點
看食品標簽,解食品秘密
出現(xiàn)食品安全事件該找誰
第二章 餐桌上的傳聞與謠言
在食品安全事件一次又一次沖擊我們生活時,人們開始睜大眼睛關注食品安全問題。在一次次出人意料的食品問題事件后,人們的神經變得越來越敏感、薄弱,而一些聳人聽聞的食品安全傳聞和謠言,趁虛而入很快便散布開來。
方便面“32天代謝”之傳聞
蓬灰拉面原生態(tài)
食物相克不靠譜
避孕藥魚系謠傳
激素雞肉之謬論
“打針西瓜”不可信
“非油炸更健康”是噱頭
“雞精比味精更健康”不科學
“鐵鍋燉藕變黑水”是正?,F(xiàn)象
“石灰煮筍”是瞎說
“腌菜傷人”之誤區(qū)
“激素果蔬”言論荒謬
反季節(jié)水果的歡喜與憂愁
“湯泡飯傷胃”是流言
“微波爐熱飯傷身”不可信
“香蕉通便”之偽論
“毒食物”真的有那么多嗎
“避孕藥黃瓜”純熟荒謬
第三章 食物自有“毒”
當食物成為傷害人體健康的“毒藥”,更多的人把目光投向制作食物的單位、衛(wèi)生監(jiān)管部門,殊不知,家中的廚房里、餐桌上的純天然食物正以另外一種方式分解出毒素,并最終進入人體。即使是最普通的食物,如果處置、食用方法不當,也會變成一種“有毒”食品。
剩菜剩飯與亞硝酸鹽
久置蔬菜中的亞硝酸鹽
這些鮮菜也有毒
蔬菜過于求鮮也危險
路邊野菜不要采
爛水果不爛部分也有毒
剩水果之是是非非
果不吃未熟時
純凈水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純凈
第四章 “人造”食物毒素不忽視
在社會經濟驅使下,食物不再單純是可以食用的東西,它還意味著利益,于是食品安全事件層出不窮。向牛奶中加“三聚氰胺”以增加蛋白粉含量;給豬吃瘦肉精,以保證它長瘦肉;給鴨子吃蘇丹紅,保證鴨蛋“紅心”;把陳化米叫做“陳米”……一件件食品安全事件,無一不在挑戰(zhàn)人們已經薄弱的神經。市場無常,只好自救。
食物烹制不當也產“毒”
被染色的“黑”食物
面粉不要“小白臉”
選擇面條不簡單
“健康”饅頭怎么選
速凍餃子問題多
陳米與陳化米之考問
植物奶油與蛋糕
那些“假裝”天然的蔬菜
蔬菜農藥殘留“對抗賽”
水果不可貌相
水果標簽也有毒
肉類變形記
瘦肉精與瘦肉的組合
轉基因和雜交品種要分清
奶粉汞超標怎么回事
咸蛋還能不能吃
火鍋湯能喝嗎
麻醉海鮮需小心
真假鱈魚大辨析
選油有標準
好油孬油一辨就清
鹽,你用對了嗎
“勾兌”并沒有那么可怕
低價蜂蜜理由多
“立頓”鐵觀音茶還能喝嗎
第五章 食品添加劑知多少
食品添加劑是食物運輸、保存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成分。不過,現(xiàn)在的食品添加劑趨于復雜化,甚至影響著食品安全。鑒于對自身健康的關注,普通人有必要對食品添加劑有所了解。
常見食品添加劑種類和功能
常見食品防腐劑種類與標準
常見食品抗氧化劑種類與標準
常見食品著色劑種類與標準
常見食品增稠劑種類與標準
常見食品甜味劑種類與標準
常見食品香料種類與標準
常見食品乳化劑種類與添加標準
常見食品抗結劑的種類與添加標準
常見食品酸味劑種類與添加標準
火鍋、麻辣燙中的辣椒精真的那么可怕嗎
硼砂薩其馬還能吃嗎
食用明膠與老酸奶的“搭配”
附錄:2011~2012食品安全事件
參考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