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序》中說:“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朝之駢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而後世豈能繼焉者也?!碧圃?、宋詞、元曲已成為鼎立于中國文學史上的三座高峰。元曲包括雜劇和散曲兩部分,雜劇是戲劇,散曲則是一種詩體。這里說的元曲指的是元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數(shù)兩種形式。小令又稱“葉兒”,是散曲的基本單位;套數(shù)又稱散套、套曲。散曲起源于金、元之際民間流行的“俗謠俚曲”,在藝術形式上較詩詞顯得更為自由和靈活。用韻可以平仄通押,不避重韻,可以加襯字,甚至增減字數(shù)等。其特征一言以蔽之,日:雜、散、俗、辣。大量運用口語,顯得活潑新鮮,生動別致;大量運用疊詞,摹聲摹狀,使之聲容逼肖,情狀如見?!对偈住酚扇沃忻粝壬庍x,后經盧前先生重訂。其中收錄的多屬曲中上品,著名曲作家關漢卿、白樸、王實甫、馬致遠、喬吉、張可久等人的名作均在其列?!翱萏倮蠘浠桫f.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边@首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正體現(xiàn)了元曲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