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哲學家,老子是楚國苦縣人,姓李名耳,字聃,他比孔圣人還要大,說出的“老人言”充滿睿智與童心。老子是東方智慧的象征,他的話永葆赤子之心,天真純樸,其無為的思想影響至深,無為亦即無不為,所謂物極必反:“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多少家國興衰,無不印證此諍言。讀老子,感悟為人的道理!洞察世界的奧妙!《大學》原是小戴《禮記》中的一篇,是孔子的得意門生曾參所作。大學指博大而高深的學問,是成就大人——道德上的巨人的學問。其核心內容是三綱——明明德、親民、止誠于至善和八日——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元代以來,它和《論語》《孟子》《中庸》一起作為四書,成為士子必讀的經書和各類私塾的基本教材。兒童讀了《大學》,就等于進了大學?!吨杏埂芬彩切〈鳌抖Y記》中的一篇??鬃诱f:“中庸之為德,其至矣乎!民鮮久矣。”孔圣人的孫子孔,字子思,是曾子的學生,是“亞圣”孟子的老師。子思將“誠”說成是世界的本原,將“中庸”作為其學說的核心。中庸不是“溫吞水,和稀泥”,而是講究“至誠”,“誠心誠意”,“君子誠其意”。誠哉,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