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潘耀昌
一、歐洲背景下的波蘭藝術
1)羅伯特·昆凱奧:波蘭中世紀建筑簡介
2)馬萊克·瓦勒切克:皮亞斯特王朝最后兩位國王時期的克拉科夫藝術(1320—1370)
3)約瑟夫·格拉博斯基:波蘭的文藝復興與文藝復興時期的波蘭藝術
4)亞采克.特里茨基:歐洲背景下的近代(16—17世紀)格但斯克及王室普魯士的建筑、雕塑和繪畫
5)杰茲·馬林諾夫斯基:當東方遇見西方:1575年至1763年波蘭—立陶宛聯邦時期的肖像畫
6)楊·K·奧斯特洛夫斯基:被遺忘的巴洛克領地
7)瑪利亞·波布珊茨卡:歷史主義和現代主義之間的波蘭繪畫
8)安德熱依·施撤爾斯基:斯坦尼斯瓦夫·維特凱維奇和扎科帕內風格
9)瑪烏格熱塔·蓋倫:克拉科夫形式學派(1917—1923)——波蘭先鋒藝術的杰出代表
10)伊沃納·魯芭:1918年至1939年波蘭藝術在國外的宣傳
11)維羅妮卡·利謝夫斯卡:就保護標準論亞洲和歐洲文化遺產的保護
二、中國藝術與波蘭藝術之間的關系
12)愛德華·卡伊丹斯基:藝術和科學之間:麥克·卜彌格繪畫以及他的中國豐題作品
13)達奴塔·扎思瓦夫斯卡:波蘭的中國風
14)伊莎貝拉·科帕尼亞:遠離廣州的地方——18世紀波蘭共和國的中國流行風
15)卡塔熱娜·查波勒斯卡:華沙國家博物館中的中國紡織品收藏
16)烏卡什·薩多夫斯基:“哈爾濱,偽滿洲國北部的文化中心”
17)卡塔熱娜·庫爾平斯卡:木版畫,國際化的語言——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及波蘭的先鋒派
18)亞迪娜·則馬奈克:文集《中國美學》介紹
三、波蘭的現當代藝術
19)彼得·尤什凱維奇:烏托邦與表現理論——波蘭五六十年代的藝術批評
20)茲別格涅夫·奧辛斯基:耶什-戈洛托夫斯基中國之行及其意義
21)托馬斯·格雷格萊維奇:耶口-潘耐克版畫藝術作品中的中國靈感
22)安娜·馬爾科夫斯卡:后斯大林冷戰(zhàn)時期的克拉科夫現代主義——克拉科夫小組
23)瑪利亞·胡撒考夫斯卡:畫得美妙,制作精巧,賣得價高
24)瑪烏戈熱塔·揚科夫斯卡:不同的藝術與相似的藝術——新世紀中波兩國藝術中的共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