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的危機:烏托邦的終結》源自1990 年代發(fā)軔于法國的一場有關當代藝術的性質、價值與前景的激烈討論,作者透過那場白熱化的論戰(zhàn),撥開繁雜的當代藝術現象,從一個征候式的具體情境出發(fā),指出當代藝術出現的“危機”實質在于:將藝術的現代表征施加于當代藝術,這一模式已經終結,提出我們已經歷了藝術烏托邦的終結,正在進入另一種藝術生產與表征的范式。有意思的是,這部情緒激越甚至憤懣的書既是一部典型的法國書,又是一部與我們息息相關的書。發(fā)生在法國的那場“當代藝術危機”辯論同樣在中國產生了反響,并發(fā)展出一整套關于“具象表現繪畫”的理論,對中國當代藝術的教學和創(chuàng)作體制產生了重大影響,迄今仍不失其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