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1997年開始參加趙學漱老師的“中小幼現(xiàn)代科技。”課題研究,此后一直從事科學與技術(shù)教育研究,涉及幼兒園到高中各個學段。在研究過程中,我們經(jīng)常到幼兒園、小學和中學去聽課。我驚嘆于幼兒園老師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同時也對幼兒園和小學階段的區(qū)分感到困惑,幼兒園開展的很多活動都和小學類似,甚至比小學還復雜。我經(jīng)常思考:對于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什么是最重要的?一個偶然的機會,我接觸到美國加利弗尼亞州立大學長灘分??茖W教育學院的“科學啟智”項目(A Head Start on Science。Head Start是美國衛(wèi)生與公共服務部提出的一項扶助貧困家庭的健康項目,在中國譯為“開端計劃”。A Head Start on Science是1996年才啟動的內(nèi)容,在中國臺灣譯為“科學啟迪智慧”,本書譯為“科學啟智”。)。我一接觸就喜歡上了這個項目,因為它解開了我心中的困惑?!翱茖W啟智”項目的核心是培養(yǎng)兒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意識,成人在這個過程中陪伴著兒童,引領(lǐng)、激發(fā)兒童的好奇心。該項目開發(fā)了教師培訓課程,每年暑期進行教師培訓,傳播幼兒學習科學的理念,同時開發(fā)了89個科學活動的教師指導手冊?!绹⒘?0多個“科學啟智”項目傳播中心,很多幼兒園、科技館、圖書館和小學的教師參加了該項目的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