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傳記哲學家、思想家廬山慧遠與毗曇學

廬山慧遠與毗曇學

廬山慧遠與毗曇學

定 價:¥39.00

作 者: 張敬川 著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傳記 宗教人物

ISBN: 9787516114933 出版時間: 2012-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01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廬山慧遠與毗曇學》中講到的毗曇學是比般若學在中國流行的時間更早,影響更深層的一種佛教思潮。毗曇學與玄學崇有派在主張種族不變、性分不變的觀點上完全一致,是佛教“形謝神不滅”說的哲學支柱,也為當時的宗法關系和儒家孝道提供了系統(tǒng)的理論說明,因而也與中國傳統(tǒng)思想結合,形成了最具中國佛教特色的學說。慧遠所接觸的毗曇學僧伽提婆于廬山譯出的《阿毗曇心論》及《三法度論》兩部論典,十分受到慧遠的重視,慧遠并曾親為之序?;圻h在《阿毗曇心序》中,對毗曇的核心著作《阿毗曇心論》,有如下的評述:《阿毗曇心》者,三藏之要頌,詠

作者簡介

  張敬川,男,遼寧丹東人,1982年12月生。2002至2006年在西南政法大學管理學專業(yè)學習。2006年至2008年,在中山大學哲學系宗教學專業(yè)學習,畢業(yè)論文為《廬山慧遠的念佛思想》。2008年至2011年,在北京師范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宗教學專業(yè)學習,畢業(yè)論文為《廬山慧遠與毗曇學》。2011年7月進入南開大學哲學院工作,現(xiàn)為宗教學教研室講師。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節(jié) 研究的動機及意義 第二節(jié) 前人的研究成果 一 國內研究情況 二 國外研究情況 第三節(jié) 研究方法與進路 第一章 慧遠之生平 第二章 中土早期毗曇文獻之傳譯 第一節(jié) 漢魏時期毗曇文獻的傳譯 第二節(jié) 苻秦時期毗曇文獻的傳譯 第三節(jié) 東晉及南北朝時期毗曇文獻的傳譯 第三章 毗曇學的業(yè)報論與慧遠的三世報應思想 第一節(jié) 毗曇學的業(yè)報論 一 業(yè)的種類及其性質 二 業(yè)力之相續(xù)——毗曇學的“種子說” 三 業(yè)力之作用 第二節(jié) 慧遠對毗曇學業(yè)力論的繼承與豐富 一 輪回之主體 二 三世報應 第三節(jié) 對慧遠業(yè)報思想的評價 第四章 毗曇學的解脫論與慧遠的修道論 第一節(jié) 毗曇學的解脫論 一 修行之次第 二 所斷之煩惱 三 所得之智慧 四 所證之果位 第二節(jié) 慧遠對毗曇學修道理論的發(fā)展 一 阿羅漢與法身菩薩 二 慧遠與羅什的法身之爭 第三節(jié) 慧遠的修行實踐——念佛三昧 一 念佛三昧的內涵 二 念佛三昧的修行次第 第四節(jié) 慧遠與凈土宗之關系 一 凈土譜系中的慧遠 二 慧遠念佛禪所包含的凈土意趣 三 慧遠對凈土之判釋 四 慧遠與后世凈土宗教理之差異 五 慧遠的凈土思想對后世凈土宗之影響 第五節(jié) 對慧遠修道思想的評價 第五章 毗曇學之法性論與慧遠的法性思想 第一節(jié) 毗曇學中的法性論 一 三科 二 五位法 第二節(jié) 慧遠對毗曇學法性思想的繼承 一 諸法各住已性 二 緣起而性空 第三節(jié) 慧遠的法性思想 一 學界對慧遠法性思想的研究成果 二 法性與涅槧 第四節(jié) 對慧遠法性思想的評價 結語慧遠與晉宋佛學之轉向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