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1
讀《三字經》
1903年\1
“修身”對“濯足”
1904年\2
繼續(xù)攻讀四書五經
巧釋四姓
1905年\3
“父慈”而后“子孝”
1906年\3
讀《春秋》、《左傳》
愛看的是中國古代的傳奇
小說
1909年、4
讀《史記》
1910年\5
去縣城讀書,籃子里裝著《三
國演義》和《水滸》
“學校取了一名建國材”
我們應該講求富國強兵之道
李白成起義為的是使天下人均田均富
1911年、7
嚴光應該做宰相
1912年\8
校長授以《資治通鑒》
《商鞅徙木立信論》是有功于社會的文字
1913年\11
圈點《韓昌黎全集》
抄錄《離騷》、《九歌》
1914年\13
閱讀《讀史方輿紀要》
1915年\13
孟軻好辯,不得謂之佞
言不能因愆而廢
評論王安石
“愿嚶鳴以求友”
元凱臣舜,服善也
1916年\17
中國應讀之77種書目
賈長沙勝儔堪慰夢
瀏覽楊昌濟先生的藏書
奈何皆不足為前車之鑒
知命者不立夫巖之下
1917年\19
廣泛引用古代典籍
吾國古學之弊
“游學”
思想道德必真必實
學梁山泊好漢
講歷朝大勢
1918年\25
批注中涉及眾多古人古事
我返自崖君去矣
千樹萬樹梨花開
1919年\28
任小學歷史課教員
金人立了劉豫
反對孔子獨霸中國
中華民族有偉大的能力
研究孔子問題
田橫自殺
“子不得宜其妻”
1920年\31
去看了孔子的墓
湖南的歷史與文明
鄭人游于鄉(xiāng)校以議執(zhí)政
四千年的中國只是一個空架子
出售《新標點水滸》
專制主義者沒有自己肯收場的
1921年\34
古代書院的缺點
歷史上的農民起義
1922年\35
“出師未捷身先死”
1923年\36
任何革命,農民問題最重要
1926年\37
講習所里講中國歷史
什么是封建
1927年\39
王莽代表農民利益
李自成為什么失敗了
《封神榜》上有個土行孫
1928年\41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
三個臭皮匠,湊成諸葛亮
我們有如來佛的本事
再讀《三國演義》別有新意
讀《范文正公集》
1929年\44
“圍魏救趙”
查閱《汀州府志》
收拾金甌一片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由儒、道、佛三大家組成
歷史上的流寇主義
1930年\47
黃忠大敗夏侯淵
火牛陣的關鍵
人杰地靈之地
諸葛亮借東風
1931年\50
魯班石
“攻堅則韌,乘瑕則神”
赤壁之戰(zhàn)以少勝多
1932年\52
《紅樓夢》里寫了兩派的斗爭
1934年\53
良庖與族庖
《三國演義》的“救命糧”
1935年\54
你知道《孫子兵法》一共有幾章
諸葛亮的安息之地
神農氏嘗百草
“金腳寺”的故事
關于“林言斬巢”
李自成、張獻忠從這里鬧起革命
春秋無義戰(zhàn)
1936年\58
文采、風騷、大雕
留給斯諾、馬海德的印象
“鷸蚌相爭”
買一點中國古時兵法書
買一部《孫子兵法》
言必信,行必果
弱者先讓一步,后發(fā)制人
1937年\63
購中國歷史演義
涉及古代著作、典故的批注
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天不變道亦不變”
研讀《船山遺書》
評析古代神話故事
楊六郎在清涼山“堅持抗戰(zhàn)”
孔夫子是封建社會的圣人
1938年\67
與梁漱溟關于中國社會歷史的爭論
唐僧、豬八戒、孫猴子,還有小白龍馬
……
1940年\93
1943年\106
1944年\109
1945年\114
1946年\130
1947年\131
1948年\136
1949年\140
1950年\150
1951年\157
1952年\158
1953年\162
1954年\166
1955年\173
1956年\178
1957年\186
1958年\201
1959年\233
1960年\263
1961年\269
1962年\277
1963年\282
1964年\286
1965年\298
1966年\309
1967年\311
1968年\312
1969年\312
1970年\313
1971年\318
1972年\320
1973年\322
1974年\328
1975年\329
1976年\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