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日兩國無邦交的敵對狀態(tài)時期(1945-1972年),按照日本的政權更迭,其中國觀的演進可劃分為三個階段,即戰(zhàn)后初期至1950年代末,中日關系敵對態(tài)勢逐漸形成并走向惡化;1960年代,民間往來和經貿關系有所發(fā)展;1970年代初期,中日邦交正?;毡緦θA政策開始從敵對走向正視。 《鳳凰文庫:近代以來日本的中國觀·第5卷(1945-1972)》論述了日本各屆政府的對華政策及其形成的來龍去脈,并對幾個主要政府首腦及“知華派”各界人物的中國觀做了專題論述。“臺灣問題”是這一時期中日政治關系中的最大癥結所在,也是本書的重點議題。日本各在野黨在中日關系方面,發(fā)揮了制約自民黨政權對華政策以及促進、中介、調和等作用,為中日關系正?;隽舜罅抗ぷ?,功不可沒。中日兩國國內政治局勢的千變萬化也是影響日本對華認識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