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1911年8月2日生于山東省臨清市康莊鎮(zhèn)官莊村。因家境貧寒,六歲投奔時在濟南的叔父,受到嚴格教育。1934年獲得清華大學西洋文學學術學位,1941年獲德國哥廷根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46年后歷任北京大學教授、東方語言文學系主任、北大副校長、北大南亞研究所所長。1956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季羨林先生終生從事教育工作,是教育家、歷史語言學家、東方學家、翻譯家、作家和社會活動家。季羨林先生學術研究領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語言、中印佛教史、吐火羅文譯釋、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較文學、文藝理論、東方文化、敦煌學、糖史等。主持編纂《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神州文化集成》、《東方文化集成》等大型叢書。出版《季羨林全集》等。此外,季羨林先生還有大量散文、雜文作品問世,風格自成一體,在文學界享有極高聲譽,在學術界曾被譽為“中國東方學奠基人”。2009年7月11日,季羨林先生以九十八歲高齡辭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