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生活時尚體育棋牌中國圍棋史

中國圍棋史

中國圍棋史

定 價:¥58.00

作 者: 劉善承 著
出版社: 成都時代出版社
叢編項: 蜀蓉棋藝書系
標 簽: 娛樂 圍棋 文體活動 體育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807055433 出版時間: 2007-12-01 包裝: 精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54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中國圍棋史》是一部介紹中國圍棋運動起源、發(fā)展和傳承圍棋文化的權威性著作,具有很高的社會效益。棋史的時間上限為圍棋的起源,下限至1987年止。全書共分為三編,分別為中國古代圍棋、中國近代圍棋、中國當代圍棋。《中國圍棋史》對于圍棋愛好者有一定的幫助。

作者簡介

  劉善承(1928—2004),四川人,中國圍棋協(xié)會原副主席、四川省棋類協(xié)會原常務副主席、原蜀蓉棋院院長、原蜀蓉棋藝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正局級、編審)。 劉善承是我國著名圍棋文化研究者,在1985年主編并出版了近百萬字的《中國圍棋》一書,影響巨大。他撰寫了該書第一編《中國圍棋發(fā)展簡史》。《中國圍棋》是我國有史以來內(nèi)容最廣泛、資料性最強、最具權威性的圍棋工具書,被譽為圍棋的百科全書。該書的出版,無論是對圍棋文化工作者還是圍棋技藝工作者,都具有重大意義。日本棋院因為他主編該書對圍棋事業(yè)所作出的貢獻,授予他日本棋院名譽五段稱號。 劉善承還撰寫了多篇關于圍棋歷史、文化的文章和翻譯出版了多部日本圍棋專著。

圖書目錄

第一編 中國古代圍棋
第一章 圍棋的起源和春秋至三國時期的圍棋
第一節(jié) 圍棋的起源
第二節(jié) 春秋至秦代的圍棋和著名棋手弈秋
第三節(jié) 逐漸普及的兩漢時期的圍棋
第四節(jié) 迅速發(fā)展的三國時期的圍棋
第五節(jié) 班固《弈旨》和早期圍棋理論以及有關的文學作品
第六節(jié) 早期圍棋的制式和規(guī)則
第二章 兩晉南北朝和隋朝時期的圍棋
第一節(jié) 瀟灑儒雅的兩晉時期的圍棋
第二節(jié) 地位提高和空前盛行的南朝時期的圍棋
第三節(jié) 圍棋州邑、品棋和王抗、褚思莊、夏赤松等著名棋手
第四節(jié) 民族融合中的北朝圍棋和沉寂的隋代圍棋
第五節(jié) 專門化的棋譜、棋藝理論著作和敦煌《棋經(jīng)》
第六節(jié) 豐富多彩的圍棋文學作品
第三章 唐五代時期的圍棋
第一節(jié) 唐太宗和面貌一新的初唐時期的圍棋
第二節(jié) 影響深遠的唐代棋官制度和王積薪等著名棋手
第三節(jié) 風氣熾盛的中唐時期的圍棋和杜甫、白居易等文人士大夫圍棋愛好者
第四節(jié) 低沉頹然的晚唐時期的圍棋
第五節(jié) 格調(diào)卑弱的五代時期的圍棋
第六節(jié) 唐五代的圍棋觀念
第七節(jié) 唐五代的圍棋風俗
第八節(jié) 圍棋的對外傳播和對外交流
第四章 北宋和南宋時期的圍棋
第一節(jié) 宋太宗和充滿活力、藝趣兼舉的北宋初期的圍棋
第二節(jié) 棋藝水平的迅速提高和劉仲甫、晉士明等著名棋手
第三節(jié) 邵雍、蘇軾和獨樹一幟的北宋中后期文人士大夫圍棋
第四節(jié) 偏安一隅的南宋時期的圍棋
第五節(jié) 劃時代的棋藝理論著作《棋經(jīng)十三篇》和《忘憂清樂集》
第六節(jié) 圍棋觀念的分化和文人士大夫圍棋觀的最終確立
第七節(jié) 兩宋時期的圍棋風俗
第八節(jié) 遼金地區(qū)的圍棋
第五章 元明時期的圍棋
第一節(jié) 元代的圍棋和重要圍棋文獻《玄玄棋經(jīng)》
第二節(jié) 李東陽、王世貞和重視交流著述的明代文人士大夫圍棋
第三節(jié) 高手輩出的明代早中期棋壇和相子先、樓得達、范洪及“三派四大家”等著名棋手
第四節(jié) 群雄并起的晚明棋壇和一枝獨秀的著名棋手過百齡
第五節(jié) 蔚為大觀的棋藝著作
第六節(jié) 散曲、戲劇、小說中的圍棋
第六章 清代前期和中期的圍棋
第一節(jié) 戰(zhàn)國紛爭的清初棋壇和周懶予、汪漢年、周東侈等一代富有追求精神的著名棋手
第二節(jié) 錢謙益、王夫之和感慨抑郁的清初文人士大夫圍棋
第三節(jié) 黃龍士、徐星友等承前啟后的康熙時期的著名棋手
第四節(jié) 袁枚、李汝珍和推動圍棋走向鼎盛的清中葉文人士大夫圍棋
第五節(jié) 梁魏今、程蘭如、施定庵、范西屏四大家和古代圍棋的鼎盛
第六節(jié) 《兼山堂弈譜》、《弈理指歸》、《桃花泉弈譜》等重要的棋藝著作
第二編 中國近代圍棋
第一章 晚清時期的圍棋
第一節(jié) 中國圍棋的衰落
第二節(jié) 十八國手及其他
第三節(jié) 陳子仙與周小松
第四節(jié) “晚清四大圍棋叢譜”及其編者
第五節(jié) 清末——沒有國手的中國棋界
第六節(jié) 近代中日圍棋交流的開始——高部道平訪華
第七節(jié) 中國圍棋的改革——廢除“座子”
第二章 民國時期的圍棋
第一節(jié) 民國時期圍棋發(fā)展概況
第二節(jié) 民國各時期的棋手及其棋力
第三節(jié) 民國時期的中日圍棋交流
第四節(jié) 民國前期的棋手
第五節(jié) 長期在民國棋界活動的棋手
第六節(jié) 民國中后期棋手
第七節(jié) 民國時期的圍棋著作、書譜
第八節(jié) 民國時期圍棋的活動場所與競賽
第九節(jié) 民國時期的軍、政、文藝界人士與圍棋
第三編 中國當代圍棋
第一章 建國初期的圍棋活動
第一節(jié) 幾個大城市的圍棋活動
第二節(jié) 北京棋藝研究社
第二章 圍棋運動發(fā)展基礎的奠立
第一節(jié) 圍棋定為國家開展的體育運動項目
第二節(jié) 全國圍棋比賽
第三節(jié) 過惕生和劉棣懷
第四節(jié) 中日圍棋交往
第五節(jié) 圍棋書刊和報刊報道
第三章 圍棋新手的崛起
第一節(jié) 新中國成長的棋手開始成為棋壇主力
第二節(jié) 陳祖德
第三節(jié) 中日圍棋交往
第四節(jié) 國家圍棋集訓隊的建立
第四章 圍棋運動的挫折和恢復
第一節(jié) “文化大革命”前期圍棋的遭遇
第二節(jié) 恢復圍棋運動的重要決策
第三節(jié) 圍棋隊伍的重建
第四節(jié) 全國比賽的恢復和發(fā)展
第五節(jié) 聶衛(wèi)平
第六節(jié) 圍棋國際交流的恢復與發(fā)展
第七節(jié) 圍棋書刊和宣傳報道
第五章 圍棋運動大發(fā)展
第一節(jié) 圍棋運動大發(fā)展概況
第二節(jié) 中國棋手參加世界比賽
第三節(jié) 圍棋等級制度的建立和逐步完善
第四節(jié) 加強圍棋組織機構建設
第五節(jié) 全國圍棋比賽、升段賽和邀請賽
第六節(jié) 中日圍棋交流多渠道發(fā)展
第七節(jié) 群眾性圍棋活動的興盛
第八節(jié) 圍棋書刊和宣傳報道
第六章 中日圍棋進入對抗時期
第一節(jié) 中日圍棋對抗時期的到來
第二節(jié) 中日圍棋擂臺賽
第三節(jié) 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圍棋交流
第四節(jié) 全國圍棋比賽、段位賽和邀請賽
第五節(jié) 圍棋競賽規(guī)則的修訂
第六節(jié) 國家體委給老干部等授予榮譽稱號
第七節(jié) 群眾性圍棋活動蓬勃發(fā)展
第八節(jié) 圍棋出版事業(yè)和新聞報道的繁榮
第九節(jié) 中國臺灣的圍棋活動
附錄一 圍棋史簡表
附錄二 棋手對局選
附錄三 中國國家段位棋手名單
編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