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老俗話》由章用秀編著。街巷是城市封存的記憶,也是城市人的根脈。她能展現一個城市生命的豐富和厚重,能勾起人們對童年的追憶和對往日的眷念。“繁華要數估衣街,宮南宮北市亦佳”;“西北角,自來水,西大灣子梁家嘴”;“蘆子坑,老鐵橋,大胡同子金家窯”;“電燈房,藥王廟,陳家溝子娘娘廟”;“南門外,有澡塘,楊家花園有樓房”;“鬼齜牙,上鬼市,西市大街賣舊物”;“銀窩子,竹竿巷”;“鐵工街,三條石”;“河北大街小冀州”;“沈王郭洼老地道”……這些有關“老地界兒”的俗話已成為天津城市歷史的“活化石”。今天,隨著舊城區(qū)的改造,許多老街舊巷逐漸消失,而我們卻在這些老俗話中看到它們舊時的景象,聽到它們昔日的故事。《天津老俗話》就將這些流傳于天津民間的各類老俗話匯集起來,在記錄其內容的同時,深入發(fā)掘每句老俗話產生的社會背景和文化內涵,寫出俗話所涉及的人物、事件,特別是與其相關的動人故事。